当然,主战派的官员也有不少人给镇江送东西,只是数目比例上没有议和派那么夸张。
不过,赵桓倒是清楚,主战派的意图还是在于军政改革。
他们妄想迎回太上皇,制止军政改革,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利。
赵桓冷笑一声,军政改革谁用谁说香。
如果说赵桓之前还对军政改革有些摇摆不定,只不过是被架起来,加上当时郭京激他,他不改革自己下不来台。
那么现在在看到殿前司改革后的变化,赵桓是真的觉得军政改革很香了。
起码这军费上面,给他省出来的数目,就让他喜不自胜。
而且,军队整体气势和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赵桓只是遗憾,军政改革的有点晚。
早知道军政改革这么香,他就早点同意了。
“还有吗?军中武将之中可有什么动静?”
赵桓脸色阴沉,朝中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他迟早都要收拾了。
吴清沉声说道:“回禀陛下,军中除了文官监军有些动作之外,武将倒是并没有太多反应,只有两人而已,名单就在最下面那一张上。”
军政改革,总体来说还是文官受损,武职受益。
所以文官的反应更加激烈一些。
自然也是文官更希望太上皇回来,把赵桓给换了,停止军政改革维持原状。
对于武职的将领来说,军政改革对他们利大于弊。
首先就是地位上面的提升,以及开放的晋升制度,这就是在给他们出头的 机会,他们岂会不识好歹?
虽说吃空饷这个事情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影响,可实际上有文官压制着,他们能捞到什么好处?
他们吃的那都是文官剩下的一点骨头渣,硌牙剌嗓子不说,还要帮文官背负巨大的风险。
收益和风险,明显不成正比。
最难受的是他们面对文官,一点尊严都没有。
完全被人拿捏,人家一句话就能抹杀他们的一切战功。
武将早就受不了了。
所以正儿八经的武职人员,对于军政改革是很支持的。
大宋的武将,也是有血性在身的。
赵桓上位后,不管朝堂如何,起码给他们下达的命令一直是在极力主战,这就很对他们的胃口。
反正在武将眼中,临危受命的赵桓,改革军政的赵桓,诛杀六贼的赵桓,励精图治整治议和派的赵桓,肯定要比那个丢下百姓逃跑的太上皇的分量要重。
因此武将之中,倒是没有多少人待见赵佶,上赶着给他送礼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