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内阁请旨

“拿来我看。”

魏昭堇接过包裹,果然!那几本日志皆是市面上不曾出现过的,想必是权贵之家收藏所用,亦或是出自朝廷之手。

她心想,那名男子果然身份不凡,不然怎会有此等手段,寻到这些难得的书。

“许是我前日问了三希堂的人,若这几本书是孤本,我不介意抄录过后送还给他们,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二人听魏昭堇这么说,便没有在意笺子上的内容,各自忙手头上的事去了。

唯有魏昭堇注意到,笺子上的字颇具风骨,必是花费了心思的人才写得出来,可见三希堂确实藏龙卧虎,背后的东家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昭武三十年正旦,一如既往,只是今年少了晋阳,柴宗训与李纯妍不免有些失落。二人虽心中有遗憾,却也没有在符太后面前表现出来。

年后第一次大朝会,内阁依照大周眼下的实际情况,给柴宗训上了两道奏本。其一,大周自昭武元年以来,柴宗训凭借武力,对外扩张,总算是将国内的割据势力与周边四邻收拾了个遍。眼见天下承平,内阁请旨明年更换新年号。

其二,则是一件足以影响大周千年大局之事。大周目前的疆域,远超前代,且海贸兴盛,航运发达,再将汴京城作为大周都城,十分不利于管辖偌大的国土,且汴京城周围皆是黄河肆虐区域,危险重重。为大周计,内阁请旨迁都。

明眼人皆看得出来,迁都定不是出自内阁的本意,很大可能是柴宗训授意的。

自四代以来,虽每一个朝代皆因经济、军事等原因,无奈选择汴京作为都城。但此地好歹经过了几十年的耕耘,早已成了不少勋戚的根据地,势力几乎是盘根错节,他们压根不可能会同意迁都。

同意迁都的那一批官宦权贵,早已投靠在柴宗训的麾下,与大周皇室共进退,自然不会反对迁都之议。

官制、军制改革后,一大批得到朝廷提拔,晋升至各个要职上的人,在汴京城中的根基本就不深,他们也更愿意追随柴宗训的步伐,因此迁都对他们而言,犹如隔靴搔痒,万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今年已是昭武三十年了,不知不觉,朕登基已有三十一年。确如内阁所言,天下承平,‘昭武’二字,已不合时宜,更换年号之议,朕允准了。至于迁都,此事牵连甚广,且耗费颇巨,内阁先将适合迁都之地一一考察之后,再议不迟。朕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也该让他们出去见识见识了,到时让他们跟着你们的人走一趟,好好地增长一番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