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周军队在尚州一役,误中了日寇的埋伏,致数万将士埋骨他乡,想必大家应该早已知晓。我大周天子不忍数万将士划作孤魂野鬼,特意下旨,由皇室出资,在尚州城中修建一座英烈碑,镌刻众将士姓名,好让他们的亡魂有个安息之处,以此表达我大周臣民的悼念之情,纪念他们为此战作出的牺牲。”
荀质等人听罢,也颇为动容,区区普通士卒,大周天子都以国士相待,让其功勋得以流芳百世,可以想见日后若是在大周为官,必定可以青史留名。
“此事,我等义不容辞。这些死在日寇手下的周军,也是为了替我高丽赶走日寇,从而丧命于尚州城外,我们自然有义务为他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那就有劳了。”
张齐贤与荀质等人话别后,来到了驿馆下榻,他特意将杨延昭请来,感谢他为使团上下此行保驾护航。
“将军可知,陛下允许高丽臣民入我大周为官的深意?”
“难道不是为了帮助高丽尽快摆脱战后的困局?”
杨延昭是一介武将,人也还年轻,思考问题自然不似运筹帷幄的老将那般。
果然,杨延昭说完后,张齐贤连连摇头。
“陛下的深意,与你留在此处的作用一样,你再想想?”
杨延昭回忆起临走时,杨业等人对他说过的那番话,不外乎就是好好地盯紧高丽朝堂,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上报给韩通。他仔细想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韩副使已经将陛下的深意,用另外一种方式嘱咐了你,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都希望高丽最好能维持现状,幼主当朝,文臣势弱、武将尽消。”
张齐贤的话无疑是打开了杨延昭的思维广度,但他还是没有想出来柴宗训的深意是什么。
“无妨,日后你便会知晓。来,我敬你一杯,这段时日我等在西京的一切,就有劳将军了。”
“张侍郎放心,有我在,保管使团上下能够平平安安地返回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