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露面了,他不多说点什么,好像专门来为自己孩子以势压人的,不行,他辛辛苦苦积累了几十年的好名声,可不能轻易糟蹋了。
“这位王大人请起吧,关于学堂一事,不知在场诸位可有什么看法?”陈为稷抬眸看向站在自家小徒弟旁边的男人。
刚刚他就坐在主位,听老幺媳妇介绍了那么一耳朵,记下他就是风华郡的知府。
“你来说说看吧。”陈为稷看向顾知府,“身为风华郡的知府,对于你管辖下的高阳村学堂有何见解?”
突然被点名顾知府心里苦啊,他就知道自己逃不过,心里暗暗记下王子福,在他的任职内,他别想自己给他什么好脸色,更别想着三年期限的考核能在自己这里通过!
顾知府上前对着他行了个礼,道:“高阳村学堂的改革与创新非常不错,充分有效地发挥学堂的作用,值得我等学习。
只是,短时间内如此规模的学堂暂时无法推广,倒是可以让学堂多增设几门学科,不至于让现在的学子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等为官者,读书当官的初心乃是为国为民,只有书上的知识,没有切合百姓实际,一切都只是空谈。”
“说的不错,你可以上折子汇报给皇上。”
“是。”
此刻的顾知府心里无比羡慕紫陌,有这么一心为他的太傅师父。
高阳村学堂一事,紫陌本人就可以上奏,或者太傅已经私底下给皇上写过折子,只是,如果由他们提起,收效远没有他这样一个旁观者所诉的力度大。
而且,紫陌不亲自写奏折,他的功劳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抢走,毕竟高阳村学堂设立是由他一手创办,还是在高中之后报答乡亲们多年的关照之恩。
他写奏折时,定然会写明前因后果,届时,皇上不会轻易饶过建阳县县令,更不会少了对紫陌的褒奖。
啧啧啧,真不愧是太傅大人,直接用阳谋将自己小徒弟的功劳宣传出去。
一旦皇上同意大肆整改学堂科目,史书上一定会留下紫陌的这位创始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