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里录科考试前的这几天时间里,汪立诚每天都到苏家去找赵鸿义探讨文章,想学习学习金陵书院的先进经验。
赵鸿义也十分大方地分享了自己从金陵书院里学到的一些实用技巧,令汪立诚茅塞顿开,赞不绝口。
转眼之间,就来到了五月十八日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上海县的全体生员便齐集县学,等待考试。
此时县学里被炮火毁坏的屋舍已经整修完毕,近三百名新老秀才站在县学大门外等待点名,赵鸿义等人自然也在其中,连许久不见的范世纲也出现了。
不一会儿,只听得三声炮响,卯时已到,开始点名入场。
与考童生时动辄几千人的庞大规模不同,这次考试只有三百名秀才参加,也不需要保人认保,所以点名程序进行得很快,过不多久就点到赵鸿义。
赵鸿义连忙上去行礼,顺便用余光瞟了一眼这位新任的鲍知县。只见鲍知县一脸冷漠,毫无表情,根本看不出什么来。赵鸿义心中有些忐忑,不过还是按规矩接了卷,接受搜检之后进入考场。
考场仍旧设在县学明伦堂前的广场上,由于这次考试人数不多,考棚也相应的要少许多,广场上还有很大一片空地。
考生就座之后没多久,一通鼓响,考试正式开始了,这次还是考两道四书题。
虽然考试时间有一整天,不过两道四书题对于这些秀才来说并不难,很多人一上午就做完了,特别是那些对参加乡试不抱什么希望的人,更是早早就交卷了。
赵鸿义和苏惟钧经过了金陵书院的特训,写文章的速度奇快,不过为了保证质量,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故意放慢了速度,但也是半天就完成了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