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既是真话,也是气话。
真话不用解释了。
别说自家生的女儿没办法跟诸寻桃比了,连生的儿子都没法比,
甚至是把自家所有的孩子捆一起,都得输给诸寻桃,
这怎么不让人生气。
同样是生孩子,养孩子,孙夫人对诸寻桃还那样。
凭什么诸寻桃偷偷成才,她们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是?
这些人尤其不平的是,这样的诸寻桃竟会是这样的孙夫人生养出来的,
老天爷是瞎了眼吗?
她们中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比孙夫人更精心地养孩子?
反正这事吧,挺没道理可讲的。
气归气,这些人也乐得看好戏,因为她们已经知道,
孙夫人在两个女儿之间,厚此薄彼,偏心大的,欺负小的。
单诸寻桃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孙夫人这个亲娘的消息反而落后她们这些外人就足以见得,
诸寻桃对孙夫人并没有以德报怨,这母女俩的感情,糟糕得很。
哪怕孙夫人有福气生下诸寻桃这么好的孩子,
也愣是没那个本事接住这份福气。
接不住的福气就等于是没福气。
有什么比本可以拥有却错过更叫人生气的。
她们没有就没有了,孙夫人有了还丢了,真好,她们心里舒服了。
计夫人最是看不起孙夫人。
计夫人不止一次幻想,假如诸寻桃是他们赵家的姑娘,是她的女儿,
那么她根本就不愁女儿坐不上太子妃的位置。
太子妃算什么,皇后之位也不见得那么难得。
能同时被皇上、太后与皇上赞许的女子在宫里出不了头,还有谁能出得了头?
计夫人理了理自己的衣袖:
“轮着我家给贵人请安了,各位,告辞。”
哪怕同为尚书夫人,计夫人的位置也高于孙夫人。
她惹不愿意搭理孙夫人,孙夫人连搭话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