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诸葛亮的功劳和地位摆在那里。
除了封王,还能对诸葛亮有什么封赏呢?
显然是没有的,除了这个,那就是封王了。
可是封王,那就真的是违背了祖制。
如果其他事情政策,因为时代的不同,所以要改革,是为了造福民生,那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这个封王,对于百姓来说,能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王,带来的,绝对不是好处,而是祸患。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刚刚,刘禅说,封王不封地。
就像他们封公那样子,只是顶着一个头衔,并没有实际上的封地。
如此一来,确实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的样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急着开口的原因。
一方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去违反祖制,封王。
没错,就是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意义,相反,这只是个人情感问题。
就是刘禅觉得诸葛亮该封王的问题。
刘禅听到诸葛亮推辞的话,当即便开口劝道:“相父,刚刚朕已经说了,封王不封地。”
“所以,相父为何不答应呢?”
“我朝违背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况且,相父也说了,祖制不是不可违背,要因时而异。”
“这……”诸葛亮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这话,确实是他说的,还真的没办法反驳。
“可是,陛下,我朝违背祖制,每次,都是为民争利也。”
“如今,封王之举,非但不能为民争利,反而,要与民争利。”
“臣,多拿一分俸禄,那到百姓手里的钱又或者,到地方的基础建设的一砖一瓦,就要少上那么一分。”
“所以,臣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诸葛亮还是不肯接受。
这搞得刘禅有些无奈。
说实话,他是非常想要诸葛亮为王的。
无他,诸葛亮值得,也应该。
“相父,您说的,纵然有道理,可是朕听闻,相父为相的俸禄,还有侯爵的俸禄,有一大部分,都拿去做善事了。”
“补贴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记得相父说过,红薯土豆之物,让人人都能吃得起饱饭。”
“可是,我们的伟大事业,还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