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 一切要未雨绸缪
《洛阳风土记》:……光和五年,冬,帝巡幸太学。代地童子郎董先以种花为业,进献牡丹于御前,并作七言一首。帝问:牡丹因何冬开?先答:藏土窖中,以肥养之,以蕴火暄之。帝嘉之。【欧阳永修注】牡丹根枯,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又谓以大针点硫黄末针之,虫乃死。大都此花盛于关洛,其培花之法亦素明。……
董先应约前往田丰的住处。
田丰也不隐瞒自己的烦恼。
举主陈耽受冤被捕入狱。
举主陈耽年高体弱,无人照顾。
举主陈耽恐难承受狱中刑罚。
三句不离其举主陈耽。
董先当然不是神仙。
他也没有办法。
历史上,陈耽被害入狱。
过两到三年就会死于狱中。
要救陈耽。
这事,重点还在禁中。
禁中不计较,愿意放。
陈耽就可以回家。
反之,纵然劫狱,也只能沦落天涯。
董先自然不会高估自己。
所以也不敢向田丰打包票。
田丰自然也不会觉得,董先这么一个十三岁的大童。
能够承担得了从阉宦手中救陈耽的任务。
两人闲聊,就当是让田丰排解烦恼吧。
但,如果能帮,还是帮一下吧。
毕竟这田丰为人还是不错的。
忠直敢言,用来当镜子,正己身,挺好的。
随着老师杨赐升任太尉。
刘宏也难得地发粪涂墙了一把。
为了找出乱臣贼子。
他先是按杨赐的意思,把黄香的曾孙,黄琼的孙子黄琬提为议郎。
然后还破天荒的校猎上林苑。
甚至到函谷关游历一番。
并在广成苑停留打猎,巡视民情。
还没返回雒阳,便将此趟出行中表现突出的三署郎,任命为各县长。
比如:
琅邪赵昱任莒长;
东莱刘繇任下邑长;
东海王朗任菑丘长;
广陵臧洪任即丘长。
被点到名的人就要赶紧回家准备上任。
董先得到消息,自然要及时上门祝贺。
尤其臧洪,按道理,他爹也算得上是董先的举主。
再加上同为三署郎。
这些人也是日后一时俊杰。
董先当然要一一登门祝贺。
并奉上贺仪。
众人对这个上官刘宽新收的弟子,太学新晋的童子郎也不陌生。
毕竟随着乐呵呵的工作,大汉街头巷尾,里间邑落,哪里不谈北境三战。
三场对阵鲜卑的战事。
虽不全是董先的功劳。
但此子却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还有儒士手中的铭志折扇,会客时用以替代美酒的苦茶。
也与此子脱不了干系。
但无奈人家寓意好。
品苦茶,意在卧薪尝胆。
说是不忘黔首苦、社稷苦、党人苦。
要是董先知道现在喝个茶,都要上升到这个高度。
他一定要叫冤枉。
天可怜见,这些不是我说的。
臧洪见了董先,自然也高兴。
离他上次陪董先逛街已经好几年了。
这小子果然与众不同。
短短几年竟然也当了郎中,并举为童子郎。
两人约定日后多来往,多写信。
光和五年冬季,董先成天就在北邙山、谷门、雒阳城、郎署、太学转来转去。
这天得到刘洪通知,国家要到太学。
并点名要见今年的两位童子郎。
要求董先住在太学,随时等候国家召见。
完犊子了。
要跟那个昏庸淫乱,买官卖爵的皇帝见面了。
该怎么办呢?
灵丘县。
董建矿上洗洁膏的另一个负责人赵嗣,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灵丘赵氏家主赵重让赵勾再一次登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自从赵嗣和规负责洗洁膏项目。
赵嗣的日子越过越好。
光是和矿上奴婢分享洗洁膏盈利的一成,就已经比之前的月钱多很多了。
家人也都找回来了。
自己也买了座独门小院。
只是这个身份,依然是董建户头下的奴婢。
这让他耿耿于怀。
如今赵勾再次登门。
说是家主赵重愿意向灵丘董氏家主董畯施压。
让他恢复民籍。
同时县长张光也支持董建释放奴婢。
这同样也是可以增加编户的方法。
因此让赵嗣不用担心。
日后会受到董家压迫的问题。
并说要趁董先不在,赶紧选择。
赵勾的话,让赵嗣陷入两难。
当初也是走投无路。
这才让董畯协助让董建收为奴婢。
如今却反过来。
这怎么都有种不道义的感受。
赵嗣有不好的感受,但其父可不会。
所以赵勾转向做他父亲的工作。
没几天的工夫。
赵嗣做出了他的选择。
在恢复民籍,拿到自己身籍名数的那天。
把董先洗洁膏配方告诉了赵勾。
而赵嗣则举家迁往代郡赵氏。
小主,
那里有代郡赵氏为他准备的土地和房子。
并有让他在那里生产洗洁膏的工坊。
看来灵丘赵氏已经说动代郡赵氏。
想趁董先不在,一起对董建下手。
十二月,刘宏终于结束巡狩行程返回雒阳。
进雒阳之前,还不忘到太学看一看。
太学门外,四十六块石碑分两列排开,碑高一丈,广四尺。
以瓦屋遮盖,四面设置栏障,门朝南方,有河南尹安排郡卒看守。
只不过,有两块石碑上的文字还未刻好,只有蔡邕提前写下的飞白体书而已。
今天因为刘宏的到来。
这里原本来抄写经书的人被驱赶一空。
只有太学学子分立两旁。
三署郎官,气宇轩昂。
刘宏在常侍簇拥下,走马观花。
他从一块块石经前面走过。
上面的字体,他当然熟悉。
只是那个名字,他不想提起。
这师兄,赦都赦了,怎么还闹脾气,家都不回。
想想就闹心。
进了太学。
从太常、常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