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吕郎言而有信

并汉 做梦中 4275 字 14天前

§0064§ 这吕郎言而有信

《荐董先书》:先力学好算,言必信义。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入太学,勿使蒙尘。

再次南下。

董先特意提前让众人在南草甸练习了一下用骑兵三件套骑马。

如今董先有童子郎的身份,骑马不受限制。

为方便行事,在董先授意下,益和枝还练习了一下女扮男装。

另外,董先和众人商议了一下事务的安排。

董侠乡的事务、各私矿项目均由父亲董建接手。

他有高柏和蒲冶两位大匠辅助,外加母亲莫瑶也是知书达理,还有陈善从旁协助。

百工堂、商团、商队、仓库、农庄、后勤保障等由董固接手。

他的董氏本部已经建设很久了。

安全的事就交给叔叔县尉董武看着。

灵丘如今只剩三营,内有各营管理团队。

三位营长铁军、强兵、黄龙都是董武带出来的兵。

必要时都可以发挥作用。

而太平道两万匠人,尤其是董先提醒他们注意的群体。

此行南下,如果入京师为童子郎。

那可能最少要待三年。

事关灵丘安危。

董先不得不留下后手。

他给关羽、赵云和褚燕送去锦囊。

锦囊内容,外人无从得知。

南下路线,是先到中山郡学,参加毕业典礼。

然后到陈留,找蔡邕弟子阮瑀、路粹,并打包书简托运北上。

最后就是去吕范家乡,为吕范成亲助力。

董固身为大管家,当然要提前把消息往下传递。

现在谁家的私驿也不如董氏私驿。

每个郡县都有马匹。

而且都有综合经营场所。

前开张,中住宿,后工坊。

内有娱乐表演,有餐饮服务,还有告示栏协助留言寻亲。

住谁家不如住自家。

只要安排得当,到处都有人接待,住得舒服不说,关键还不用另外花钱。

等一切准备就绪。

七月处暑。

太阳还未露面。

董先、典韦、益、枝、成、武外加吕范,一行七人趁着清晨天气凉爽,轻装出发。

每人除了过所路传、身籍名数外,随身还携带十金以备日常开销。

另外再加上日常用的水囊、食袋和随身钢制配剑。

还有莫瑶和蔡琰为众人求来的黄神越章印。

他们第一站便是嘉牙亭农庄。

太那水土楼坞堡到嘉牙亭,超过一百里的距离。

从太阳未升到太阳落下,整整一天,众人大汗淋漓。

就算有骑兵三件套加持,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农庄负责人董畛早就接到冀州商队长董忠的通知。

而这嘉牙亭也属董侠乡所辖。

亭长也是县尉董武的下属。

两人已在亭舍等候半日。

看到董先到来。

急忙沏茶解渴。

并准备补给。

董畛现在日子过得舒服。

完全不用担心天气影响收成。

而且嘉牙亭农庄做为重要节点。

每年还有物流合股分成可拿。

这日子比之前好太多了。

等自己的儿子董戎到总角之时。

他还想跟董先商量一下。

送入桃山书院。

在他看来,这桃山书院就是董氏私学。

六百孤儿,按年纪,按自愿,因材施教。

这孤儿都能教了,何况董姓子弟。

董畛一夜殷勤有礼,事必躬亲,唯恐不周。

董先自然能够明白。

他心安理得。

次日入常山关。

关尉还是小狗子。

这些年,承蒙董先商业项目。

这常山关越来越热闹。

为往来物流、商贾服务。

卖胡饼蒸饭,热汤酒水,甚至是腌菜咸酱。

这周边里邑都有人过来贩卖经营。

关尉关卒,自然也有好处。

所以他们也是礼遇有加。

卢奴县城西北的深潭边。

上次经过七天的路程,这次只花了不到四天便已到达。

还是依旧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梨木匾上中山郡学四字依旧斑驳。

青砖单阙,为人指引。

出来迎接的只有同学祝广。

他年纪渐长,体型有变。

但脸与神色,还和三年前无异。

董先赶忙下马。

“祝兄,还劳烦你亲迎!”

祝广拱手回答:

“阿虎,当年同学三人,只你一人为郎。此事当贺,为兄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董先看不到当年那个小师弟甄豫,于是问:

“祝兄,那阿豫呢?”

祝广有些难过:

“阿豫年初时,染疫已去!”

看来在今年年初疫情中死去的人还不少。

董先想起董玉珠,不由露出伤心神态。

祝广见了,便安慰董先:

“无妨,早晚都要相见。”

说完还笑了起来。

这是安慰人吗?

董先腹诽。

祝广见董先没有回应,于是接着说:

“阿虎,程师长已在亭中等候,不如随我过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先点了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郡学。

老师程顺更老了,更瘦了。

但他还是挺直了腰,加上进贤冠,显得更高。

当他看到这个生而知之,有仙授之能的弟子。

便露出难得的微笑。

董先一进程顺,大礼参拜,并献上蔡邕亲笔题字的折扇。

虽然他只跟程顺学了一堂课。

但却是有官方认证,行过拜师之礼的,入了门墙的正式弟子。

而且董先每年都有让人送信送礼问候。

所以两人并不陌生。

程顺看着董先。

开口道:

“阿先,听说朝廷允你父举郎一人。如此为师多此一举了。”

董先不解:

“不知师长何意?”

程顺转头看向亭外的天空:

“我本意举你入雒阳太学,继续学业。以你算盘成就,必能被倚重。”

“过早执戟,怕你不堪其烦。”

董先这才明白,原来程顺是想让自己上太学。

不想让自己过早参加工作。

才十三岁。

然后就要去为皇帝站岗。

这可是童工。

还是听老师的话,去上学好一些。

董先赶紧向程顺表达感谢。

程顺让董先带着祝广一起。

自己已经老了,要回家了。

关门弟子本有三人。

都是精挑细选,资质上佳。

但无奈甄豫福薄早亡。

希望剩下的两位弟子能互相扶持。

程顺告诉董先。

这祝广的爷爷是祝恬。

中山卢奴人。

延熹二年梁冀死后任司徒。

延熹三年六月去世。

去世时弟子都来送别。

有的甚至弃官扶棺归葬。

这里面就有刘焉。

董先一听就明白了。

这又是老师程顺给自己留下的财富。

于是表情复杂,不知该说什么。

程顺知道董先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

于是也不说什么。

两人一高一矮,一老一少相对无言。

祝广在一旁听到老师提起自己。

于是打破沉默:

“师长、既然要广和阿虎一起游学,不知能否返家告知?”

程顺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董先,又说:

“带上阿虎,一起去吧,休息两天,记得来参加典礼。”

祝广和董先拱手答唯。

两人退下。

随后董先和祝广去了一趟祝家。

董先的名头在乐呵呵刻意推广之下,已经很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