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就同意了。
另外,只要不干涉自己,以善道治天下,让做坏事的人忏悔,从思想上引导不犯错误,那也是极好的。
说来道教才是中华文明土生土长的宗教。
而人心还是会有困惑不解,有迷茫无措的时候。
这太平道若是能引导人性向善,促使温暖彼此,阳光积极。
那还是可以的。
董先站在主祭位置,看着下面五百名先锋部曲代表,整齐列队,分立两旁。
由黄龙、白波、郭泰、李伯屈、张阿雷、左子良、乐进、凌操、刘雄鸣、张俨,外加关羽、高顺共十二人。
手捧骨灰瓷坛,步履庄重。
还有五人,因其家属想归葬乡里。
所以董先并不勉强,给予万钱,协助归乡。
旁观者,有参与刻石的百工堂大匠,有嵬白山农庄佃户,有太平道匠人。
神情哀伤。
董先宣读祭文。
张牛角主持流程。
经过发直符、安监坛、诵经、请师、降神通意、关灯、召亡沐浴、参礼咒食、设食祭孤传戒、设醮、献供、祭酒、读疏、送神等数十道流程。
最后在……夫戒斋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故曰无量,普度天人……的度人经文中结束这场葬礼。
然后绕走石碑,查看逝者往昔。
只能说,仪式感十足。
不过也极大地增强了先锋部曲的凝聚力,向心力。
清明后,冬作再次丰收。
根据门头农庄李渔和嘉牙亭农庄上报,两处农庄扣除给佃户的人头粮外,入库七千余石。
董先在灵丘各点储备的粮食已经有近二十万石了,而且都是新粮。
存新出旧,这是仓库基本管理。
收新粮,存物资。
这是董先为董固等人制定的粮食等生活物资的政策。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同样的,除了太平经项目那七十万黄金外。
小主,
董先把赚到手的五铢钱,能花掉就花掉。
要么买地,要么买粮,要么买盐,要么买布。
总之要么买服务,要么买生活必需品。
董先说,只要钱流动起来,就能创造更多价值。
董固他们深以为然。
也因此,灵丘物流队也赚得盆满钵满。
一石一里一钱。
这一年下来,光常山关外嘉牙亭农庄到嵬白山农庄这百里距离,就有三千万钱的运费。
三十万石的物资。
一千五百多部独轮车。
连续不断二百多天。
基本上农闲的时间全都用上了。
董先让百工堂入股,一年下来,各分五百万钱。
这让从前担忧会亏本的灵丘五氏,连连说好香!
再加上先锋部曲的捕虎队。
光捕虎的赏钱就拿走张光六万。
但同样也带来了嵬白山和驿道的安全。
正当董先为冬季作物丰收高兴之时。
房阿强又传来一件喜事。
二月时公府停放车驾的廊房自行毁坏,南北共计有三十多处。
司徒杨赐、司空张济、太尉刘宽看到房阿强在毕圭灵昆苑用水泥砌砖墙,用琉璃当瓦,都觉得这个好。
于是共同让大司农签约出资,请房阿强修廊房。
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西方商团长赵峰、司隶商队长莫辰功不可没。
因为灵丘物资不足。
所以能利用各地资源的。
董先都让他们学了技术带到各地去开办工坊。
不然这运费更不得了。
有项目才雇人,没项目,人就解散。
人可靠,技术过硬才签长约。
临时搭把手,加把力,出个工,签短约。
同时用流水作业,分工制造,设置技术壁垒。
光一道工序,无法窥得全貌。
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矿上奴婢和百工堂辅助人员手上。
蔡琰现在成了董先的小跟班。
蔡邕人在桃山书院,收了几个资质尚佳的孤儿当入室弟子。
并协助自己处理事务。
日常主要用董先无偿提供的纸张,修史、编书。
他想让董先把书印出来。
这也是当年修订石经的初衷。
不能让知识掌握在少数家族手中。
不能让人随意解读经典。
而董先这印刷书无疑更好。
毕竟能到雒阳抄写、拓印石经的人,少之又少。
至于蔡琰与董先在一起吃,在一起做事,坐一张席的事。
他根本不知道,也管不了。
什么八岁不同席,不共食。
知道的不说。
不知道的更不会说了。
当初母亲莫瑶把蔡琰留在自己身边,估计也存着这样的想法。
蔡琰的身份,明显比灵丘董氏庶孙来得尊贵。
若是能娶得蔡琰,那对自己儿子的前途事业一定大有助力。
莫瑶甚至暗中打听了蔡琰的生辰。
蔡琰是熹平二年出生,而董先是建宁三年出生。
两人差了三岁。
关键是人家蔡琰就认准这个小哥哥。
跟着别人她没安全感。
董建当然知道莫瑶的心思。
自然没什么话说。
而董先初闻蔡琰大名,还有所期待。
可是见她还只是脸色蜡黄的瘦弱小女孩。
最近还在换牙。
就跟现在被关在后宅学做女红的董玉珠一样。
不知她牙换完了没?
十一岁了吧!
不知学得怎么样?
有了蔡琰这个跟屁虫也没什么不好。
董先发现她的记忆相当好。
“小秘,过来帮我抄一下!”
“小秘,帮我写一下!”
小秘就是董先给蔡琰的外号。
他自己懒得抄写,于是就让蔡琰帮他。
蔡琰从小跟随父亲,经义可能还不甚了解。
但这字,却懂了不少。
于是每当董先利用冰鉴之眼红利时。
蔡琰便来为他听书摘抄。
当然了,有图时,还是由董先自己画。
雁门关外一趟,就少了两个月。
百工讲堂可不落下,所以董先必须自律。
桃山先锋部曲院校。
苌霸洪正率着李伯屈、左子良、张阿雷、刘雄鸣、关羽、乐进、凌操、马台、高顺、高诚、张俨十一人。
他们皮帽上插着染了蓝色的羽毛。
清一色手执一丈八的长竹,一头扎着灰包。
另一队由黄龙率领白波、郭泰、杜长、王当、孙轻、胡才、李乐、韩暹、王猛、盖俊、郭鹏十一人。
他们皮帽上插着染了红色的羽毛。
骑着鲜卑战马,手持与刀一般长短的棍棒。
与以往不同,黄龙指挥正面冲击时,苌霸洪则一头抵在地上,另一头迎着马的胸膛。
马匹身上也包有皮甲。
被竹子挡住前进不了。
苌霸洪高兴地说:
“看吧,我就说这长矛阵可以防止骑兵冲击。”
但黄龙反驳:
“若是战场,骑兵冲到之前先会来一轮远程齐射。到时你长矛无盾防护,已经倒下。”
小主,
苌霸洪说,
“大不了到时一名长矛兵旁配一名盾手,专司防御。”
黄龙又说:
“如果这样,你的长矛阵空隙就大了,只要我的骑兵能挤进去,你的长矛队阵型就乱了!”
“另外,当我骑兵提前百步冲锋时,这长矛说不定都会折断。”
“到时只牺牲几匹马,同样能破了你的长矛阵。”
苌霸洪两手一摊:
“老子想不出了,不然你们说要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