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臣说了,若是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虽说楚煜祺在治国方面略显平庸,但也并非是个十足的昏君。

只是看着这些桩桩件件罗列清晰的罪证,他仍是有些恍惚失神,一时间竟不知该怎样应对,愣愣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陛下,一试便知。”

楚煜祺神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密信,“这密信中所言,届时皇叔会假传圣旨将你和谢三郎召进宫中,将你二人与朕困在宫中,朕怎么看都觉得此事透着蹊跷,不对劲。这又与谢三郎有什么关系?”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

“陛下,此事看似随性,实则蕴含逻辑。臣身为文官,承蒙陛下信任,在朝中颇具影响力。而谢将军不只是武将,还是靖国公府的世子,日后必定能够掌控谢家军的兵权。陛下身旁一文一武,对于朝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端王若要达成目的,控制住臣与谢将军,就能极大程度地削弱朝廷的力量,给他的谋逆行动减少阻碍。只要将臣等置于他的掌控之下,便能在宫中肆意妄为。”

楚煜祺仍然不停地摇头,说道:“朕还是不信皇叔会如此行事,就凭这一封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密信,姜卿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些。皇叔向来对朕关怀备至,又怎会存有这般忤逆的心思?”

姜微:......

且不论这密信的真假,端王谋权、造反的证据都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陛下难道竟选择视而不见吗?

那堆积如山的文书、证人的证词、暗中调查的结果,每一项都足以证明端王的野心勃勃。

姜微突然忆起从前先帝的那句“太子平庸”,曾经她以为那不过是先帝的严苛指责,而今看来,楚煜祺在关键之际的优柔寡断、欠缺决断之力,确实令先帝深感失望与忧虑。

楚煜祺见姜微沉默不语,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姜微身上,回想起姜微一向聪慧过人,思维敏捷,行事向来都是深思熟虑,很少有无端生事的时候。

而且,以他对姜微的了解,姜微并非那种会无中生事、捕风捉影之人。既然此事能被姜微摆到台面上来讲,想必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事到如今,他现今与姜微已然是同坐一条船的人,荣辱与共,损失均担。倘若端王确实存有不良居心,而他却毫无戒备,那么所造成的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那你说,该怎么办?”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