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采诗官3

乡学或遂学中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升入国学学习,有些进入小学学习,有些则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诸侯国学校的优秀学生也可以升入周王国的国学学习。

而这边对于差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都有淘汰机制。在乡学考核中,对不遵教导、表现拙劣的学生要上报主管官员,再进行四次教育活动,仍不思悔改的流放九州之外,终生不予录用。

国学的淘汰机制基本相同,但只给两次再教育机会,不思悔改的处理结果和乡学相同。

简单看到流放九州之外这几个字眼,心想着:这个时代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老师的尊重确实非凡。

熊孩子到了这里不好好学习,整天闯祸的话,直接判刑,而且这辈子都入不了编制,保终生的那种。

简单默默的竖起了个大拇指:漂亮!

最后考核优秀者会被赐予爵位或授予官职,入学时已经担任官职的学生,学习结束后职位会得到进一步晋升。因此,学校教育是贵族仕进的重要途径。

而乡学和遂学毕业的学生,考核优秀的称为“选士”,由乡大夫推荐之司徒,量才授予乡遂官职。不甘任职乡遂者,由司徒推荐升学的称为“俊士”,进入国学的称为“造士”。经过国学学习,考核优秀者称为“进士”,可以直接选拔为周王朝的官员。

简单不由的猜测着难道后面‘进士’是出自这里的嘛…

后面最终没有走上仕途的因为掌握了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大多会成为乡遂的贤者、能者,地位也会得到一定提升。

所以不管在哪里,知识分子的地位都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觉得地位不够那肯定是“书”读的还不够多。

简单越是经历那么多时代越是能懂女性地位,从商代女性可以参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到西周女性的权力被周礼削弱了很多,越到后面就剥削的越是厉害。

好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期简单推测应该是周建立中期的时候,虽然没有之前那样的权利,但也没有到西周末期那样。

这个时期女子还能学六艺,而不是教育仅限于学习容貌礼仪及纺织制衣之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