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在大陆找对象(8)

卫生巾因为有孙若云的推广,保驾护航,近两年来造福了不少女性。

至于手动大米脱粒机,是张月丽到民间游玩时,老百姓正在打稻谷,把稻子狠狠的在地上抽打,把谷粒抽打下来,谷粒抽打下来后晒干。

晒干,再把它放在一个专门的凹槽里,用木棍把它一下一下的挫开,最后还要把米和糠区分开。

麻烦的很,张月丽笑了,自己机械书上面最原始的稻谷脱粒机,现在并没有那么高级的铁器。

张月丽便先用木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版的机器,在实验时赢得了老百姓的赞同,孙若云知道后,直接叫铁器用张月丽的设计图,重新弄出来了脱粒机。

现在全国上下只要是家里种了稻谷的,每到谷米晒干需要脱出米粒时,就会把谷子运到镇上或者排队让县里边给打出来。

每次打100斤只需要一个铜板,非常良心价,这还是张月丽提倡的。她觉得孙若云年纪还小,对位置不够稳定,需要百姓的支持。

给老百姓一点小小的便利,老百姓管他谁当皇帝呢?只要能对,那就是他们想要拥护的。

大米脱粒机由此诞生。

至于织布机,那是张月丽看见书上有说珍妮纺纱机,她便想到了古代大多是手工,速度慢,成品不多。

又去京城周围探查了一圈,孙若云在全国收集了一下信息,发现有很多人还是穿不上,织布的速度真的非常慢。

她便想到了根据珍妮纺纱机一个更加便捷的织布机,尤其是江南那一带,可以靠织布机招揽一批员工,让她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还给他提出了一个现代的住宿合同,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妇女,让她们上手织布,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工钱。

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怎么可能会不答应。不答应的都是那些酸腐书生,目光短浅,看事情不长远。

这件事情交给孙若云,孙若云凭这个织布机,暗中把不少好苗子培养成了自己的暗卫,更是把许的弃婴给收养起来。

在民间可是活菩萨一样的存在,孙若云也没有揽功劳,把这种机器的制作者张月丽公之于众。

众人对张月丽也非常追捧,毕竟之前的卫生巾,大米脱粒机就是张月丽的建议产生的。

张月丽在得知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很高,便想着把卫生也给宣传一下,毕竟好多人不讲卫生,对自己的个人卫生条件从不在意。

有时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