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宋朝自从建朝一来,实行的一贯是极为严格的兵器管理制度,政府还通过颁布法律的方式,绝对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储藏、买卖兵器,以避免兵器流入民间和境外的。而对于弓箭这种远程大杀器,更加是严格管理。
所以在民间,最常见的就是杆棒,也就是哨棍,一根长点的木棍而已。开国皇帝,英明神武的赵匡胤也是“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你一个平民百姓,还能挎着朴刀、提着宝剑满大街转悠?没转悠三分钟,估计就有人盯上你了。
就连大名府号称武艺第一的玉麒麟卢俊义,也是“一条棍棒使得出神入化,天下无双。”手下的小乙哥燕青也是偷偷摸摸使着一副极小的手弩,而且还“只用三支短箭”。
朱知县见西门庆没有什么反应,又加了一句:“依本县看,贤弟能文能武,正合做这县尉,不知意下如何?”
看着西门庆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一旁的师爷都替他着急。县尉这种肥缺自从上一任退休,知县一直牢牢的把握在手里,在等一个合适的人,到今日已有多半年了。自己在朱知县身边十余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好不容易见有这么个机会,不知道暗地里试探过朱知县多少回,想要把自己一个朋友的儿子弄进来。
但朱知县每次都是无动于衷的样子,只是用眼神警告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师爷也只好无言而终。
而今天西门庆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就连师爷也是在心中暗暗赞叹,知县大人的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了,师爷恨不得冲着西门庆大喊两句,叫他赶紧答应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才在路上拦住小生的牛都头,不知道是不是大人所说的二都头之一?”西门庆没有直接回答朱知县的询问,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
“不错。牛都头在县衙当差年头颇长,甚是得力。另外还有一位武都头,是刚刚当上都头的,现在却是在替本县办一件事情,未在县内。”知县见西门庆抛出这个问题,微微惊讶,但也泰然处之。
“武都头就是去年在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我家老爷爱他武勇,故扶他作了都头。”一旁的师爷插嘴道。
武都头啊武都头,不好意思啊,你还没有回来,哥就先当了你的老板了。
西门庆虎躯一震,这武都头的老板,哥是当定了。
“大人,小生不学无术,怎可担此大任?”还是要做做样子推辞推辞的,要是一口答应,显得太没有城府了。
朱知县哈哈笑道:“西门贤弟何须过谦?本县看人一向无差。本县说贤弟能做这县尉,自然就能做的。”
西门庆赶紧做出一副“敢不从命”的样子,站起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大人既然青眼有加,小生欣然从命。”
“好好好。”朱知县微笑着受了这一礼,轻捻胡须:“如今县里面就多了一个西门县尉了。来来来,师爷,你们今后就是同僚,需要多多亲近啊。”
师爷也做出一副激动的样子:“县尉一职已经缺了大半年,今日大人慧眼识英才,西门大官人定然在此岗位上大放光彩。”
师爷表面上是激动,其实是嫉妒无比,要知道县尉可是正儿八经的九品官职,朝廷发薪水的正式编制,而不是师爷、押司这种不在册的小吏。从小吏要想变成正式编制,那是好比登天还难,你没看宋江改不了编制都落草去了么?西门庆受了知县赏识,这一下有如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