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213 字 26天前

其中二十人一队的五个小队伍散开到移民中去,细细的探查一番移民里的青壮到底有多少,都分部在哪。

另外四个八十人队以“顾氏女奴被掳走的”顾氏农庄庄口为圆心,朝着四个方向去追查那个“毕九”的踪迹。

张戴亲自带着百人队去顾氏马场驻守,万一那些奸细真的已经聚集大批战力,还能跟顾氏马场借骑兵和战马追击。

羽林卫倒不是没马,只是全塘要控制事态初期的烈度,尤其不能让太上皇那边过于忌惮这出身太子府卫的五百精兵。

而张戴分兵的时候,早一步到达南门,已经混入听经人群的阿善瞠目结舌的看着他们散入城南,心道好险!

阿善以为这些羽林卫是陛下怕城外移民雪夜生乱,特意派出城外维稳的。得亏他和三娘没成功,不然铁定会被这些羽林卫发现,到时候怕是夫人也要遭殃了!

耳听得那比丘中气十足的背诵着佛经,阿善不由得继续往里挤了挤,身前身后全是目光虔诚的移民,让一路急行到此的阿善更加暖和了。

互相紧紧的依偎,大概是人类能够操控火源之前,最本能的取暖方式。

已经在小山包顶半人高的积雪上,掏了个可以容纳三人的雪窝子的毕九几人,轮流进去取暖,虽然无法生火倒也比露宿在荒郊野外暖和许多。

毕九作为这个小队的小头目,率先道:“我跟哨子先去,你俩第二,后面你自己去吧。”

雪窝子又不能开窗,出口以外的三个方向需要有人去外面监视,毕九安排好轮值便带着哨子往背风的暗处走去。

剩下的三个里,一人从怀里摸出来个竹筒,打开闻了闻,失望的啧了一声:“耶耶还道是酒呢。”

“哪来的?”另外一个低声问。

拿竹筒的人伸手在外面摸了把雪塞进竹筒里,晃了晃:“刚才那屋子里摸的。”

“你疯了!那屋子里就几样东西,少了哪个都打眼!”第三人低喝道,“叫毕九发现你漏了痕迹,弄死你!”

“嗨呀,一个竹筒而已,里面是水不是酒,值个甚。”这人不甚在意的道,“有口水喝总比吃雪强些。”

说着,感觉刚才塞进去的雪已经化了,便喝了一口,然后递给第二个人,“来口。”

第二个人喝了一口,冷得龇牙咧嘴、嘶嘶哈哈好似喝酒,又递给第三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人板着脸道:“不要!”

第一个嗤笑着又塞了把雪进竹筒,只与第二人谈起了他在原本的地盘如何靠“摸”东西过活。

雪窝外面,趁着雪还很软,毕九和哨子又不顾刺骨的寒冷沿着风向修了一道雪墙。两人缩在雪墙下,感受着手指上得灼热,看着山包下灯火通明的顾氏马场,可算能歇息一会儿。

“也不知十四他俩怎样了。”哨子搓着肩膀,没话找话。

毕九回头看向广固的方向,低声道:“若是那些亲兵是回了广固,这会儿十四怕是快回驻地报信儿了吧。”

实际上,毕九派出的两个手下,一个腿长的已经被顾氏亲兵拖回了他们脚下的顾氏山庄,跟阿籽几个孩子一起,被顾氏亲兵埋进雪堆里防腐;一个一脸涕泪都冻在脸上,追着顾氏亲兵留下的蹄印,吐着舌头绕城跑了小半圈儿后一路向东,就要看到广固界碑了。

这年月,撒出去的手下,能不能活着回来,什么时候能回来,真是无法预料。

而在南城门下被张戴派回去的两个亲兵,一个回了羽林卫所去给陛下传信儿,一个拐了个大弯儿去了大司农府。

这个穿着羽林卫军铠的顾氏亲兵,正在大司农府的后门遇到了正在等郑参应门的全塘。

全塘听他学完张戴在南门下与张辇明争暗斗的那一出,闭目细思一会儿,将太上皇会有的一些反应再次预算了一遍,然后低声对着顾氏亲兵耳语几句。

正好被惊醒的郑参出了后门,见有个兵士隐入黑暗,低声问:“全录公星夜来访,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