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符镇邪去病,徒儿可时时带在身上。此后为师教你画。”全塘笑眯眯的道。
用大礼谢过掩饰嘴角的抽搐,萦芯这才明白为啥全塘那么擅长“花、鸟、鱼、虫文”……
第五步、作为长辈的二伯翁替萦芯送上六礼束修:腊肉、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表示敬意。全塘当着众人的面儿闻了闻萦芯带来的腊肉,满意的点点头,至于李氏下仆抬上来的百金学费是看也不看的。
这些礼和学费收完,全塘回赠徒弟正一道两卷他自己手抄的本经:老子写的《道德经》和张道陵写的《老子想尔注》,以及葱和芹菜。
萦芯捧着托盘,心中无限感慨:人生真的到处都是个圈儿。兜兜转转,她又得到了今生抄的第一、第二本书。难道当初在三清和药皇面前的祝祷,以后都会一一践行吗?
最后一步,就是作为见证人的乐安侯孙放先申斥萦芯,让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得偷懒耍滑;然后是敦促全塘不要误人子弟。
全塘以平礼、萦芯以晚辈礼谢过孙放后,历时不过一个时辰的拜师礼全部流程就都走完了。
两个大长秋依次代替帝后送上给师妹的入门礼:张皇后送的是一套目前最全色系的颜料,比孙铄那时送的还多许多颜色,只量没那么大;孙钊送来了一全套的《尸子》抄本。
颜料还罢了,舍得了金子都能弄来。全套的《尸子》给秘书寺的现任秘书监华耘馋够呛,这书让他前任整没了,他只在友人家中看过几本残卷。
按常理,此后应该是大家在全府行小宴。可萦芯有孝在身,大家就只根据自己需要,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喝茶吃点拉关系了。
两个伯祖母和华刘氏又聚在一起唠得火热;全塘带着郑参、华耘和徐蜕璋去了书房;打着绕过顾毗跟二伯翁这儿谈谈能不能拉顾氏其他人进察事司的主意,孙放与同龄的二伯翁下起了棋。
徒留三个小辈坐在原处。
萦芯依稀听得三个夫人正在互相询问家中琐事,妙目在顾毗和华婵二人身上一转,心中了然。
顾毗萦芯很熟悉,看他悠然喝茶的样子,应该是很享受跟老板一起不干活儿的当下。
华婵虽是初见,小姑娘圆脸桃腮、妆容淡淡。因着萦芯有孝今日穿的既素且贵,就连身边的两个小侍女也规避了红、绿等艳色,可见用心。
萦芯与她交谈间,遗传于华刘氏眼尾略有些上挑的两眸,全无乍见时的严厉之感,不时因为顾毗略有举动就转视过去。
别看女性长辈聊的挺近,华婵也很愿意的样子,其实这事儿八字都没一撇呢。顾毗孝期还有一年,两家也不可能这么早、这么快定下来,今次来趁机让他们互见一面只是顺带,最主要的是让华婵与萦芯相处相处,以后好带萦芯走入世家贵女的社交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也是华耘夫妇的慈心,不然让华刘氏带她去贵妇圈也行,萦芯毕竟是嫁过了的,他们这是想给外界一个信号:定侯夫人除服后就能商谈二婚了。
无论萦芯想不想嫁,什么时候嫁,还嫁不嫁,最起码是没对外关上这个门的。
孙放与二伯翁的棋局结束的很快,他的念想结束的更快。顾氏忠上的思想都刻在骨子里了,如今虽然不是那样死忠陛下,可却死忠家主。
收了小心思,孙放又不能众目睽睽之下去找定侯夫人单独谈话,便要起身告辞。
顾毗见状,也跟着他身后一起走。两人虽然都是回自家府邸,却都是回去上班。
全塘匆匆送过二人后,又回书房。萦芯觉得,他们恐怕正在密谋改革大事,可惜自己已经是全府名正言顺的半个小辈女主人,逃脱不得,只能继续跟努力向她展现自己也很有学问的华婵闲聊。
萦芯短板一堆,长处就一个,画画。便就这张皇后送来的颜料与她聊了起来。
二伯翁又全塘的门客陪着,直至快到正午,全塘才出来对华顾两家赔礼。
都是权贵圈子里混的,也都知道他们三个肯定是有事借着这个机会密谋,并不多说什么,便要告辞。
送走所有宾客,全塘站在大门口的阴影下,吹了会儿过堂风,“随为师来。”
萦芯跟着他去了书房,里面残茶旧点已经换新,不待她坐下,全塘便把袖笼里的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递给她:“徒儿看看,可还有错漏可补。”
双手接过,萦芯临危正坐,字斟句酌的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