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217 字 26天前

早在孙钊登基大典上就该给几个年长弟弟分封,如今一直压着,孙钊觉得虽然暂时不能给他们封王封地,却可以先给他们封府,便直接应下。

孙瑾捧着略有些凉意的茶盏,直白的说出了他的意图:“既你想启用他们,最好施恩在前。这样如果以后他们但有行差踏错,你狠狠处置了史书上也更名正言顺。”

孙钊闻言,面皮一僵。几个弟弟自小关在宫中,却文不修、武不习,已经彻底养废了,如何还用这样处心积虑的防范呢?

孙瑾看一眼孙钊的面色就知道他怎么想的,便不再多说,让他回去了。

看着新帝挺拔的背影,孙瑾想:趁着朕还算清明,三个年长皇子的皇子妃也该定下了……

这个儿子定是狠不下心给他们配小家女娘的。

六月的最后一个夜晚,因为热得睡不着,孙铄摇着麈(zhǔ)尾(一种历史上同时期文人手中的“扇子”),独自靠坐在寝殿的廊柱边纳凉。

五州各地的风土人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道安师父说别处的山是没有尧山顶上那片白石的……

皇宫内的这片只随四季重复轮转的星空,从宫外看起来是不是会更加宽阔?

赏白鹿那天,皇兄难道只是戏言?

……

一双比常人略大的黑眸倒映着夜幕上的繁星,长睫偶尔眨动,倒似将那些折射的星光洗得更清亮。

当初孙钊作皇子时,还能借着去秘书寺的借口出宫,后来开了太子府不住皇宫便彻底自由了。

而孙铄十五年的人生却只出过四次皇宫:

一次去贺太子开府;

一次去太子府贺太子大婚;

一次去太子府贺太子二十整寿;

还有便是上次太子借“友慕兄弟”之名,在太子府大宴六个兄弟,实则是借机让他去全府给定侯夫人讲如何画佛……

一生困于后宫中的皇子从未接触过朝政的泥泞,根本无法想象已经尊为一帝的皇兄,为了白鹿前一句戏言似的旨意,需要挣扎多久。

他只知道自己这颗被佛法沉静十年的心,已经雀跃起来。

日升星隐,七月流火。

孙铄按照以往的习惯,本想先礼佛然后去给张太后问安。突然就跟三四皇子一起被拉去了七月初一的大朝会。

三个兄弟都是一脸懵,规规矩矩的站在宗正身后,突然听到黄门侍郎(官职,主传达诏令)高声朗读圣旨:

……嘉二皇子尊号为安国尊皇子,三、四皇子低半级为宁国尊皇子……

除了给他们上了尊号,还每人赏赐三千金,命少府为三个弟弟在广固选宅开府。

孙氏皇室这支在孙瑾这辈的兄弟都没了,好几个连个后都没留下,都城里好几套空置的王府,少府一直都有派人看守、维护。三千金听着不多,只用作重新装修的话,还能给他们留些压仓钱。

来不及品味可以搬出宫的喜悦,孙铄赶紧带着两个同龄的弟弟出班谢恩。

三个皇子自小归入张太后名下,以低阶皇后之子的尊皇子位晋封也不算太高,给三个皇子开府的钱也是少府出,不动国库。

朝中大臣们都听着,全无一人开口反驳。大家都明白,这是太上皇和陛下暂时不想分封诸皇子。

臣子们更关注的是陛下的第二道旨意:

“……命安国尊皇子铄代朕巡青州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