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痛劲儿的萦芯哭笑不得,将自己掉的牙装到荷包里,她要带回去扔到房顶上。
剩下的钱没花出去,耶女二人从头逛到尾,再走回牛车,萦芯发现整个大集就没有卖家具和浴桶的。
“阿耶,怎地没有卖浴桶的?”
萦芯把脑袋伸出车窗,问车后的阿耶——他们买的太多,车里现在已经没法坐一个成年人了。
“坐好。”
阿耶先让女儿把头收回去,才走到车窗户边上,回答她的问题:“村中不比城里,阖家也不一定有一个浴桶,都是用大盆洗。你若实在想要,只能找会箍大桶的木匠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萦芯很失望,继而问:“那咱村有能箍桶的木匠吗?”
阿耶摇摇头,“回去问大郎吧。”
多年未回,他已经不太清楚村中的情况了。
等到了家,大郎叫萦芯花钱的手笔吓到了。
他站在二门处,瞪眼看几个奴仆来来回回的从牛车往里搬东西,心想:二娘就是留个金山给小娘,怕也剩不下什么给她做嫁妆了。
萦芯正安排车上东西的去处,见大郎在边上看热闹,就喊他:“阿兄。”。
“啊?”一肚子腹诽的大郎傻兮兮的看向她。
“村里有会箍桶的木匠吗?”萦芯问他。
大郎说:“村里有木匠,但是不知他会不会箍桶。你要甚么桶?厨下有的。”
可别再花钱了。
“那村里有石匠吗?”萦芯也不跟他解释,反正她的消费观跟他们不一样。
“没有,你要作甚?”
“我想做石磨。”
未等大郎问她作石磨干什么,抬东西的大南耳朵难得好使了,插话说:“小娘啊,村南的场子有磨,若是东西多,还能跟村长借驴,借完多给它几天的糠就行。”
“那挺好,等过几天我就去看看。”
萦芯点点头,省下大石磨钱,继续跟她说:“那明天你带阿诚去木匠家问问吧。”
有了这次采购,家里总算像了点样子。晚饭虽然因为守孝不能食荤腥,但总算有了点花样。
第二天吃完早饭,阿南就要带阿诚去找木匠,临出门萦芯嘱咐阿诚:
“浴桶定三个,让木匠做好一个就送来一个,若是时间太长就先买个大盆回来。”
别人不管,她自己是必须要尽快洗澡了!
“再问问他能不能做个小石磨,就是家里磨豆浆那样的。”
阿诚领命,跟着阿南去了。
俩人下午才回,阿诚买回来个大盆,跟萦芯回:“桶只定了一个,木匠说浴桶的材料没那么多,十多天才能得。小石磨隔壁张树村的能作,初四我去看看?”
“唉……”
萦芯的购买欲为古代生产力折服,点点头,说:“行吧。”
晚饭后,大郎敲了一个时辰的纸钱,就去睡了。
明日又得早起。
初三丑时半,村正叔翁带着八个青壮来了。
给二娘上香后,小娘请他们在书房简单吃了点早饭。便用绳子捆好棺材,由大郎抗着丧幡牵头,抬着去了祖坟。
一路上,大郎在前打幡,小娘在后不停的往抬棺的几人路前铺洒黄纸。
棺后是抬着礼器的阿登和阿诚。
村正抱着个嘴缠上的大公鸡和阿耶走在最后,走一段喊一句:
“曾莲——往这儿走——”
祖坟在村子的另一边,一伙人并未穿村而过,而是绕了个远。待到祖坟的时候,看坟的老头儿早就等在那了。
老头见他们来了,对大郎说:“走吧。”
大郎就跟着他,带着队伍往山包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