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有血性的老登

“……”

对于萧钦言的表态,韩琦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多说。

虽然萧钦言是他名义上的下属。

可到了两人如今的体量,已经不是一个职位就能真正分出高低的。

如果枢密副使要无条件听从枢密使的命令。

那朝廷还设置这疏密副使的官职做什么。

为的不就是制衡吗???

只要萧钦言平日里不给自己使绊子,对于韩琦来说,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官家!”

“臣认为这岁币本就是不必之举,既然如今朝廷财政情况不善。”

“这岁币就省了吧!”

一向在朝堂之上,很少发表政治意见的欧阳修,此时也是站了出来。

欧阳修同范仲淹乃是至交好友,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积极参与北宋的政治改革。

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欧阳修是这一改革的重要支持者。

在范仲淹执政期间。

一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体恤民情,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推行庆历新政。

其重要背景是北宋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其中包括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给西夏和辽大量岁币导致的财政危机。

对于岁币所带来的财政负担是极为不满的。

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北宋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改变因支付岁币而导致财政紧张的局面。

就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实现国家的固本强邦。

从而使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减少岁币等不合理的支出。

增强国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这一点从其军略思路上。

从反对大军深入征讨的主和防御,到后来主张由防守转为进攻的变化过程。

早期的主和防御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虑到北宋与西夏作战的困难以及岁币支出等综合因素。

认为通过战争解决问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主张先进行防御,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以减少因战争失败而可能带来的岁币增加等不利后果。

而当后期当形势发生变化,他又提出进取西夏的“横山策”,这显示出他并非一味地求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

其目的也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宋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岁币压力等问题。

而欧阳修同范仲淹年纪相差十八岁,可两人却是一对忘年之交。

在一生当中都是范仲淹的坚定支持者。

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努力为范仲淹等改革者辩护,共同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攻击。

对于岁币的态度可见一斑。

“这……”

“可如果辽国那边,因为此事要对北宋用兵该当如何?”

眼见朝中大臣态度走向,仁宗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当中。

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