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说……罗品章和王树安是一伙的?
毕玉明认为有可能,关于罗品章是不是军统上海站的人,他一打听就能证实,但却无法确定他是不是被日本人收买了。
日寇的间谍活动很猖獗,也确实在国府各重要部门收买了不少人为他们提供情报甚至效力,毕玉明认为苏白做得对,小心一点没有错,如果药品落到日本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由于他们要得到苏白的制药工艺,苏白本人也会很危险。
毕玉明这一次算是带着半个尚方宝剑来的,他回南京后,将此事汇报了上司,上司直接找到了戴老板,这一次,戴老板要亲自去卫生署把此事办了。
苏白听得高兴,差点拍起手来,戴雨农肯帮忙,那自然是百分百的把握了。
不过,之所以说毕玉明带了半只尚方宝剑,是因为尽管有戴老板的帮忙,也要拿样品让卫生署组织专家进行一番检测和试验。
“这个不费时间,只要他们肯定,一两天足够!”
毕玉明的上司说了,只要这种药真像毕玉明描述得那么有效,马上就会报请国府批准建厂,以最快的速度投产。
看着苏白兴奋的样子,毕玉明满怀歉意地说都怪他,把这件事拖了这么久,请苏白理解,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质,要遵守保密纪律,有时也是不得已。
“好饭不怕晚嘛,我理解!”苏白对毕玉明说,如果可能的话,在药品抗菌及药敏试验完成后的第一时间,就请毕玉明将自己的计划汇报上级,把上海和龙兴的制造设备运往重庆,在重庆建厂。
两个地方的设备全部拉到重庆后,每天可以产出十五件到二十件的盘尼西林,这是苏白算过无数次的,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只要人员充足、生产空间足够,就能达到这个产量。
苏白也知道,这个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战场需要的,但有了国府的支持,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产量。
“重庆?”毕玉明问了一句:“重庆很远,为什么不在南京设厂呢?”
苏白心想,你个傻缺,南京守得住吗?
苏白不知该如何解释之际,毕玉明先理解了,当前日军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进攻的势头很猛,前线的将士打得很艰苦,撤到重庆这个大后方远离战场,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他也说,一旦国府决定给苏白建这个药厂的话,选址就未必是重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