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掌柜说得没错,这五根金条哪里是值,简直是超值。
一辆军用卡车,一百套棉衣,还搭了两名军人,司机兼押车,还帮忙装货,指挥货物的码放。
待车装好后,再用大块帆布覆盖,再用绳子捆好。
苏白让冯副官随车走,货只拉到临化。
这一次运送回龙兴的货物对于苏白来说用极端重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西林瓶和西林瓶的灌装设备外,还有不少其它设备和原料,回去后可以对现有的设施进行更换和补充,成倍提高生产力。
另外就是在苏白看来同样重要的是实验室仪器、器皿、测试药剂、化学反应催化剂、上百种的实验室药剂,这些量小,并不能用来批量生产,但这是苏白试验新药的开端。
以当下的环境条件,苏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建立一个庞大的制药集团,来产出成百上千种的药物,离全面抗战的开始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她得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需要的药物方面。
在上海的最后几天,她已经初步为自己的下一步制药品类做了初步规划。
盘尼西林自不用说,仍将是自己制药的最主要品种。
除了盘尼西林外,她还准备研制两类药,大环内脂类和奎诺酮类药物。
说起研制,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
实则是把前人做过的实验自己再重新做一遍、两遍……反复做多遍到定型生产罢了。
大环内脂类第一代药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红霉素,以当前的条件,生产出红霉素没什么难度。
至于这类药物的第二代第三代药物像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这些药,苏白没有这个打算。
当前需要的是速度。
不用担心有效性的问题,当前人类对各类抗生素几乎没有耐药性,每产出一种,只要医生使用妥当,就相当于诞生了一种神药。
由于药物的广谱性,就算用药不是很准确也同样有效,只不过不能称神药罢了。
奎诺酮类的药物可能要费点周折,苏白此次购进的实验室药剂有近一半都是为这类药物的研制做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