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道:“梁山泊离你又不远,你留在此地,有大用处。”
晁盖的眼睛立刻放出光芒,闭口不言去梁山的事。武松看得出,晁盖的眸子里满是崇拜与信任,这是独属于吴用的待遇。
晁盖是天生富户,从小到大也没受过挫折,在当地又是大哥,他随心所欲地活着,多少有些任性。至于未来怎样,晁盖从不费心去想。
有人岁月静好,就有人替他负重前行,《水浒传》中,替晁盖负重前行的人就是吴用,只不过吴用后来嫌晁盖太重,直接给扔沟里了。
比如“智取生辰纲”这段故事,刘唐邀晁盖夺生辰纲,晁盖根本不理他这茬,吴用说要夺生辰纲,晁盖说“好”;
吴用说家里人不能用,一定要请三阮,晁盖说“行”;
后来官兵追及,吴用说往三阮家里逃,晁盖说“烧家”;
到了石碣村,吴用说咱们得上梁山,晁盖说“那必须的”……
武松算是看明白了,晁盖三大特点:一是没主意,二是遇事容易慌乱,三是听吴用的话。前两个特点都是缺点,全靠第三个特点弥补。
或许是被吴用pua过,或许是晁盖的母亲从小就告诉他“孩子,凡事都听小吴的”,反正晁盖就这么长成了一个外表上的魁梧大汉,精神上的托塔巨婴。
宋江瞧着这三人勾三搭四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凭我及时雨的名号,在哪里不是焦点,怎么遇着你们三个,我就成了陪衬呢?
“晁保正,加亮先生说得有理,你一身富贵,没来由丢弃家业落草。”宋江附和了一句,又对武松和吴用道,“昨日与二位兄弟初识,一时高兴醉了酒,多少有失体统。待会咱们去郓城,我与二位兄弟办一桌赔罪酒,再有两个做都头的仁义兄弟,大家一起相识,岂不快哉?”
武松心中一动,宋江说的莫不是朱仝和雷横,这两人也都是梁山好汉,见一见倒也无妨。便道:“公明哥哥如此厚道,倒不容小弟推辞了,我也想见识一下郓城好汉,有劳哥哥引见。”
宋江道:“这场热闹事,晁盖哥哥正合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