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刘辩一看是司徒王允,“王司徒有什么事要奏,请说。”
“两将既然已经得到了如此殊荣,身为两人身后的大将军也应该得到封赏才是,臣恳请陛下,为大将军加九锡,以表示对大将军剿灭丁原阴谋的嘉奖。”
九锡其实就是九种东西,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车马改为八匹骏马所拉,衣服上可以加上衮冕,规格自然比皇帝用的会小上一些,纳陛是可以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专属作为,斧钺则是因为铲除了十恶不赦的谋反之人,剩余的一些基本也是皇帝认可他的为人礼节,能征善战之类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完王允竟然为董卓请赐加九锡后,百官文武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谴责王允阿谀奉承,讨好董卓。
董卓见状后大声一喝“哼。”
你们这些酒囊饭袋,竟然敢扫我雅兴?王允说的多好,我做的哪件事不应该得到着个殊荣了?等今天我的大军一到,我挨家挨户的上门拜访。
“陛下,臣何德何能,不敢受此赏赐,也改下分忧乃是臣子的本分,不应该再行封赏。”董卓不情愿的说道。
“大将军严重了,既然大将军觉得不太适合,那此事就先作罢。诸位还有何事要奏?”
袁隗一想,还是站了出来,“陛下,老臣得知渤海太守前些时日不幸暴毙,如今需要重新安排一人前往述职,先帝再时,常夸袁本初才华出众,治理内政更是一把好手,不如就让他前往渤海郡,担任太守一职,刚让他替陛下治理一方,位陛下分忧?”
袁隗这个老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人,谁不知道袁绍就是个纨绔子弟,又是你袁隗的侄子,你这样不要脸的自卖自夸,陛下怎么可能会同意?
“既然是先帝赞赏之人,那就由袁绍去渤海担任太守吧。”
什么?这么儿戏的请求陛下你也答应了?不对,你本来就是个孩子啊,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臣也有事要奏,听说那青州城阳郡太守偶感风寒,不幸身亡,先帝时常个夸奖……”
“老臣也有事要奏,听说荆州武陵郡校尉……”
一个朝堂,一次朝会,不知道“被死”了多少的朝廷命官……
朝堂上反应快的大臣们各个七嘴八舌的想为自己的士族谋取福利。
趁这小皇帝还是个稚童,此时不死太守,校尉,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