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景帝刘启

【解决七国之乱大大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使得各诸侯国再也没有实力来对抗中央,但也并没有完全地解决,那这又是下一代的事了。

诸侯国战败之后,汉景帝收回了他们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及有关租税。

同时匈奴屡屡侵犯边关,但由于现在国家要努力存钱,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不能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所以还是以防御为主,并且防御得非常成功,比如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将领都打退过匈奴。

同时景帝还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导致养马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属于官府的马匹甚至发展到了40万匹。

景帝时期依然流行黄老之学,以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为主,但也存在着其他学派,甚至有很多重臣都是学的儒家。不过其地位依然无法与黄老之学相比。

同时汉景帝也非常注重民生,减免百姓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并且还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缩短服徭役的时间。给百姓封爵,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功臣集团的地位,但也给了百姓更加心向大汉。

文、景两帝对于西汉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的政策下,百姓安居乐业,或许很苦,但是对比着秦末年间,对比着年年战乱的生活,这已经很好了。所以百姓们希望大汉延续下去,他们是大汉的子民。

通过文景两代的累积,国家的钱数不胜数,甚至连串钱的带子都断了,足可见国家之富。看看对于汉景帝的评价,“景帝嗣服虽不如文,而此数事所以厚民元气、养国命脉者,则能遵守无所变乱,是以相继四十年,海内富庶,风俗醇厚,而西都之盛独称文景欤。”“景帝明德,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风移俗易,齐美成康。”这两位帝王,真的就是仁君的典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有如此后代,朕也无所求了。”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朕与太子终是不负所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有太多的情感。”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朕所行之事与天下有利,便是正确之事。”

【不过这两位帝王也都死得比较早,前面咱们提到了汉文帝刘恒46岁驾崩。然而,汉景帝刘启也没活多少年,48岁就驾崩了。而他驾崩时,他的太子刘彻才只有16岁!他的母亲窦太后也活得好好的。】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朕怎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16岁确实太小了,这样压不住下面的臣子。”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启儿,你也得好好照顾自己,这也确实太早了。”刘恒连去死两个字都说不出口,他们父子两确实死得太早了。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启儿已经32岁了,培养了这么多年,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名叫刘彻的孩子都还没到亲征的年纪,而且还有祖母压着,手上哪有什么权力,岂不是又要来一次吕后专政的情况。

刘恒想到这,又连连提醒刘启照顾身体,断不可再次出现16岁登基的情况。

刘启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向父皇表示肯定会照顾好自己,希望父皇也照顾好自己,他们一定要活久一点。

他知道这个孩子可能干的还不错,毕竟天幕当初说的时候说了连着出了几代明君,而且还特地说了惠帝。所以他这个还是干得肯定也不差,但是年龄这么小,大权旁落。可能也需要殚精竭虑努力掌权,然后慢慢发展,不过已经很不错了,他也很满意了。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彻儿年龄太小,所以朕一直在为他铺平道路。16岁确实小,但也可以让他16岁加冠,得到亲政的权力。彻儿有能力,而且天幕已经说了汉朝连出明君,说明彻儿一定能够做好,朕也就放心了。”

而此时的刘彻突然听到他父皇48岁驾崩的消息,他一时无法接受,两眼看着景帝,好像都要哭出来了。景帝也看着他,叫他不要过于伤心,他身为太子,需要坚强,需要为大汉的江山社稷考虑,他将来做得好,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