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眼白所在的鸣村,其贫困程度其实不是导致全村许多人对贩卖人口这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主要因素。
根本原因是落后与无知,缺乏先进文化的引导。
从鸣村的身上,顾晓晓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被扣上“文盲村”帽子的白马村影子。
但白马村并未沦落到走向靠违法犯罪才能维持村庄发展的地步。
相反,因为有了白有志这个村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再苦再穷不能荒废了教育。
白马村虽穷发展慢,但凭借着一颗“真诚”的心,等来了顾致民一家子,后面的若干知情援助。
从那之后至今,白马村的发展是越来越好,无论是经济提升速度,还是教育领域的发展速度已经处于全国前十。
“吃井不忘挖井人。白叔叔,白马村的人都懂以前文化落后,发展落后的苦,所以鸣村那边的苦难,大家也都能感同身受。”
这是第二次。顾晓晓来找白有志谈,未来对鸣村实施专项援助计划。
这个事儿,顾晓晓她连老爹都没说,也就跟贺奕提了几句,便自己草拟了一份计划书,直接丢给了白有志。
第一次,白有志因为太忙没有时间看。
于是,今天来了第二次,求个结果。
因为顾晓晓本人肯定不可能长期待在这边,所以对鸣村的监督与支援需要白马村的本地人去参与其中。
“晓晓啊,你的计划非常完善,甚至比白马村一路发展的计划过程还要有优越性,我支持这个,但监督的人员还需要从鸣村本地人找一个……”
白有志一一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一些自己的顾虑,但从心里来讲,他还是很支持这个决策,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期,等我有了足够的资金后,便由我这边负责出钱,建设鸣村人的小学。到时候麻烦白叔叔你帮我物色老实本分的村民,我要用人。”
顾晓晓个子不高不矮的,但此刻表情严肃的时候是真的严肃。
“好!晓晓同志的觉悟可真高啊,那就等你来安排了。”
白有志乐呵呵的说着。这种情况能救一个是一个,救不到就没法。
告别白有志书记后,顾晓晓带着贺奕又去了曲河,检查之前加固的桥面地方牢不牢固。
还好这个时代的用料都很实际,曲河的桥至少还可以坚持个十年八年不是问题。
白马村的曲河桥,以后必定是连接周边十几个村落的枢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辐射周边村落的“新一线。”
未来的白马村发展,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