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白马村养鱼培训班第一批次全员60个人都圆满毕业,紧接着还有第二批次等待着的人员准备继续听课学习。
白马村的水库也在这一个月的紧锣密鼓的改造下,将原有的一个大水库划分为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田字格。
其余两个小水库则各自对半拆分成两个板块。
由此,白马村有了共计八个大小均衡差不多的养鱼场。
白有志和顾致民等人开会商讨后,统一决定将养鱼培训班人员分为6个小组单位,每个小组都选举一个组长出来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学习进度,并进行打考评。
其次,一个组认领一个养鱼塘,剩下的两个养鱼塘则交给韩博士等人进行专业的鱼剂投放试验塘。
自此,所有学员从养鱼培训班开课便已经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
只有当学员小组每个人都成功完成?所有学习课题的考试,且养鱼塘的鱼成长速度和个体大小符合标准,方可毕业。
换句话说,小组里面有一个人理论知识不过关,这个小组成员都会被影响毕业。
这样的考核制度,促使每个人都必须跟着教学节奏走,不能掉队,一旦掉队影响的是全组人员的毕业。
而实在是因为个人学习吸收能力有限的,那么同组的组长与成员则需要去带领同组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第一届养鱼培训班全员都用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同时将白马村的渔业产量翻了两番。
当白马村第一次用关键技术与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大获全胜之后。
后续发展乡村经济则开始复刻第一次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