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的村民就跑去问颜夏,颜夏随口胡诌了一个理由,说是外地买的旱稻的稻种,产量要比水稻大。
村民们并不信,但也没说什么,毕竟不是他们的田。
只管种就是了。
管那么多干嘛。
有了二百人的注入,这片地多了不少人气。
原先白管事住的房子,早已推平。
谨于按照颜夏的吩咐,请人在此地建造起了宅子。
按照三进院子的规格整的。
八月十五的时候,稻子就能收成了,两月一熟,还能接着种第二批,也就是秋稻,到了十月温度就降下来了,不能再住木板房里了。
宅子估计在那时已经盖好。
到时候就让种地的下人们住到宅子里。
有两个月的空隙,应该能再买四十人。
绝不能让村民知道高产稻种的真实产量。
种第二批的时候就不要村民了。
颜夏准备在八月初就让他们回家。
稻种全部下地后颜夏带着谨于放心的离开。
“谨于啊,记得选个能力强的管事,这段日子我就不来了,你呢,不忙的时候就过来看看。”
“好的小夏姐。”
大中午,天气有些闷热。
颜夏没坐马车里,而是跟谨于一起驾车。
吹着小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还挺惬意。
回到镇上时,还没到傍晚。
“你先驾车回去吧,我到隔壁街道那吃个酸面,告诉她们晚上不用做我的饭了,我吃完酸面就散步回去,权当遛食了。”
“行,那我先走了,小夏姐你早点回来。”
“嗯嗯。”
颜夏跳下马车,头也不回的离开。
天一热她就没胃口。
不想吃炒菜米饭。
双桥镇有对老夫妻一到6月初就开始卖酸面,听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
那面拉的十分劲道,重点就在那个酸汤,是冷的,有些微微的咸,加上带劲的甜辣,配上爽口的果酸味。
好吃极了,很像现代的冷面。
甚至比冷面好吃一百倍。
毕竟食材新鲜,从调料到主食毫无科技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