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画路线走深山,遭遇大雪谋食物

“不热了。”

“我再给你加点炭。”

孙锦书把最近烧的木炭都留着,给孙寡妇抱着的炉子里放一些。虽然完全不符合逃荒的人设,还有不少人在背后眼红说酸话。

可是孙锦书不在乎,反正所谓的手炉不过是一个用铁皮围起来跟水壶差不多大的盒子,孙寡妇裹的小脚和村里妇人的大脚可比不得,只能让她坐在车上。

只是孙英书在镇子上的时候也给许杏花买了一个,可是他不会烧炭,一路上用木柴跟着孙锦书换了不少木炭过去。所以孙寡妇的木炭就不太够用了。

好不容易把自家的板车开进山洞里,这才让信哥儿把火堆架上,又把铺盖铺在木架子上以后,才敢把孙寡妇从车上叫下来。

孙锦书把糊糊熬上以后,四处看了看,发现这个山洞确实费了秦猎户不少心思,顶上有个小洞可以透气,周围的墙体是石头的很结实,进出只有一个洞口,只要能把这个洞口守好了,住一晚上问题不大。

回去以后,孙锦书按照冯大夫的方子,配好草药开始熬预防风寒的汤剂,这种时候只要有一个人病了,大家都得跟着遭殃,所以孙锦书从一开始就做着预防的准备。

剩下的村民们也都选择相信孙锦书,毕竟不相信的话就只能选择硬扛了,再说了药熬好了以后,孙锦书一家是先喝的。

一夜无话。大家伙喝了药守着火堆确实无人生病,只是人祸易躲,天灾难测啊,后半夜的时候,天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姐,这才十月中旬,北方的雪下得这么早吗?”

信哥儿早起去捡柴火的时候,看着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心里犯了难。

“我也不知道,爹爹有本书上只说十一月的时候北方各处都下大雪,我不记得十月份就开始下了呀。”

大夏洪兴三十七年冬农历十月十七,踏浪山里开始下雪了,此时距离走出山的标志——武州城还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

平安村的村民们这个时候要下定决心了,是走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