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临阵换将

陈国侯闻言忙道:“那事不宜迟,孤这就作国书请两国出兵。”

须卜陀和国盛二人连夜赶到两山夹道,陈安将军此刻正在夹城驻守。二人递上陈国侯的委任状,在陈安出取得兵符,就急调两万兵马往蒲津渡而去。

陈国少马,从两万人中勉强凑出三千马军,其余皆是步卒。众人休息一日,第二日趁夜出发。仅带几日口粮,昼伏夜行,沿着商门山向东北而去。

这蒲津渡本为明翰水上粮道,只是霍济占了东南粮仓,从蒲津渡入湖口逆流运粮的作用就显得劳民了。

陆上运粮路程近,又是以战养战,不论从哪个方面算账,都是陆运有优势。

行至第三夜,须卜陀领着骑军已经赶到蒲津渡,趁夜发起进攻,蒲津渡留守不过两千人,还有近半是陈国降兵。

须卜陀夜袭蒲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渡口拿下,第二日接近午时国盛才带着步卒赶来。

国盛赶到之后,即刻发信回夹城。

二人在蒲津并未多做停留,休息一日,留下一营兵马,其余人当夜又开始行军,目标蒲城。

蒲城是入湖渡口前第一城,论地理位置也不如蒲津渡重要,但拿下蒲城,渡河六十里便是明翰右军行营。并且这蒲城在陈国东北,不是明翰国攻略重点,离萧岳县也近,就算敌不过也有退路。

又是一夜急行,须卜陀国盛二人带着兵马已经赶到蒲城数十里外。派出马探,知这蒲城共有守军近七千人,其中城内驻军五千,另有两千人城外河口处扎营。

明翰军不过五千,另外两千是原蒲城县兵,明翰军攻来时,举城投降。

众人商议如何破城,国盛道:“这蒲城虽不大,但我等急行军而来,并未带有攻城器械,若是此时才伐木来造,恐延误伏授将军的下一步计划。”

须卜陀虽也在滨西学宫学习,对于攻城战仅限于理论知识,擅长的还是平原马战。

“唉!若是大将军在此,定然不会为这个小小蒲城而烦忧。”

帐中一校将出列道:“我名为吉平,是陈国萧岳县人士。这蒲城中降将名为吉秀,与我是萧县同村同族,可让我另上数人扮做樵夫,进城寻这吉秀,劝他弃暗投明,为我等大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