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众人皆愿为耳死

她们皆认为李耳是一个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大好人。毕竟李耳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如此善心仁义之人怎么会是宣传邪说的恶人呢?

熊七虎从小在村里长大,他非常信任简单淳朴的村民,只见他开口问道:“三位夫人难道也认为李耳宣传的不是邪说?”

一个身材矮小的妇人站出来说道:“老子先生的学说当然不是邪说了。老子先生的学说对世人非常友好,他的学说是宇宙真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受用。”

一个身材偏胖的妇人附和道:“对啊!老子先生的学说教人顺应自然,教人与世无争,教人谦卑处下,试问这样的学说怎么会是邪说呢?若是人人都能顺应自然,与世无争,谦卑处下,我相信天下很难不太平!”

听了三个妇人的话,熊七虎举着双戟的手垂了下来,他开始陷入沉思之中,口中喃喃自语着:“顺应自然,与世无争,谦卑处下……嗯,若是这么说确实不像是邪说……”

旋即,熊七虎不解地说道:“可是李耳教人无为是什么意思?他还宣称世间是虚幻的,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耳站出来解释道:“这位壮士,我前面跟你说了,我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坐以待毙的无为。恰恰相反,我说的无为是什么都可以做,只是做任何事情都不执着。”

熊七虎还是难以理解,问道:“一会又说无为,一会又说什么都可以做,我都被你给弄糊涂了!你就不能说得简单点吗?特别是你说世间是虚幻的,我更是难以理解。”

李耳莞尔一笑,道:“抱歉,是在下没有说清楚。我之所以说世间是虚幻的,是为了让世人不执着,因为世间万物属于“有”的层面,它们是不真实的,而唯一真实的是“无”的层面。事实上“无”和“有”是道一体的两面,它们是不可分的。道无欲无想时,祂就是“无”,道有了欲念时,祂就成了“有”。所以我常常保持无有欲念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感受到无的玄妙。常常保持有欲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观察到“有”呈现出万物的奥妙。但是所有的“有”不过如水中的倒影一般,它们出现了一段时间就会消失,无法长存,所以才说它是不真实的。然而“无”却不受“有”生灭的影响,祂能一直存在着,祂是“有”的基底,是“有”的源头。“有”就是靠着“无”才能呈现出来的。所以我才说,无名,乃天地之始。有名,乃万物之母。“无”为恒常,“有”为无常。人应该着眼于恒常而不应该着眼于无常,这样人才不会受苦。”

“他奶奶的!叫你说简单点,你反而越说越复杂了!”熊七虎怒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