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看着摊子上吃馄饨吃煮方便面头顶冒气的客人,馋的直流口水,又觉得自己吃独食儿不好,生生忍下了。
这个婶婶是文静家旧房子的邻居,关系处的特别好。做好煎饼,还给用煮空的方便面袋子装好做了区分,绿色华龙方便面袋子装不辣的,红色装辣的,一个味道再套一个红色塑料袋,最后总的装在一个大的红色塑料袋里,还送了一个加火腿鸡蛋不加肉的煎饼给强子吃。
文静给了钱,带着强子说了谢谢就赶回去了。
二十个真材实料的煎饼,还是蛮沉的,强子说是来帮忙的,一路吃着也帮不了,只文静自己拎,拎的文静都想席地而坐,还是身板太小了。
回到车上,文静把煎饼往强子怀里一塞,让他给煎饼保温,甩着酸了的胳膊说着可以走了。
梁芝华怕晕车坐副驾驶,没办法给文静揉胳膊,心里有些不落忍。
温栋云在后座跟孩子们挤,伸手给文静捏了捏,舒服不少。
文静从强子嘴里抢下半个煎饼给了温栋云:“二姨,吃吧,强子刚吃了好多,我怕他撑到,你先少吃点尝尝味道好不好,回去咱们吃带肉的。”
温栋云舍不得从孩子嘴里抢粮,但强子是个孝顺的,也说吃撑了,还配合的打了个饱嗝,温栋云才接过剩下的半个煎饼吃起来。
逛了一上午,确实饿了,这个煎饼也确实好吃,没到家,煎饼就消灭了。
温栋瑜停好车,正要把东西搬进家,文建军几人也开着车回来了,几个汉子十分有眼色的帮着搬东西。
强子把怀里烫肚子的煎饼袋子塞给文建军,赶忙跑进家脱衣服去了,烫死了!
文建军抱着烫手的煎饼袋子还说:“媳妇儿,这是买的啥呀?还热乎着呢。”
温栋瑜:“你闺女心疼你们,自掏腰包买的熏肉煎饼,快拿进家,外头冷,一会儿凉了不好吃了。”
文建军抱着烫人的煎饼袋子,三步两步跑进家,还放在留有余温的灶台上保温,心里那个美滋滋,有贴心小棉袄就是不一样!
等汉子们停好车进来,温栋瑜给每人倒了一杯热水,文静把煎饼用大菜刀切开,分味道摆在盘子里,谁爱吃哪个夹哪个,实现煎饼自由。
但是,提前单独给温尚清留了一个完整的加鸡蛋不加辣的熏肉煎饼,这是温尚清专属。
温尚清吃到专属煎饼时,又是眼圈泛红,又是声音哽咽,又是狼吞虎咽。
温尚清嚼着美食忆往昔:多少年没有吃到的记忆里的美食了?好像是从抗日战争开始?还是解放战争开始?还是六零年代大饥荒那会儿?还是文革年代?太久远了,已经记不清了!
回味着口腔里熏肉的松柏香,不禁感慨:还是和平年代好啊!有幸这辈子还能再次尝到记忆里的味道,而且有可能以后也能常吃,不枉余生!
汉子们没怎么吃过这边的熏肉煎饼,挨着个儿的品尝,人高马大,嘴也放货,眨巴眼儿的功夫,光盘了!光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梁芝华一看猜是到点该唱空城计了,带着温栋云去做饭了,时钟显示的一点,时间不早了,中午简单吃点儿,打个汤煮锅面。下午和面包饺子,人多力量大,也不费事儿。
温栋瑜看着不需要自己上手,就把心里美萝卜洗吧洗吧切吧切吧,端上饭桌当盘凉菜,通气助消化。
饭后先用大灶台给狗子们出了一锅玉米面糊糊,加了些碎骨头和猪下水,汉子们吃饱喝足后端着狗食上山喂狗子歇晌去了。
家里老人孩子睡了一炕。
下午四点,温尚清和文建军翁婿俩洗大白菜胡萝卜,温栋瑜带着孩子们剥葱剥蒜泡发木耳,梁芝华领着吴威和温栋云切肉切菜调馅儿,嘱咐李金刚几个孔武有力的汉子和面。
文静看着姥姥用蘸布把碎白菜包好挤压水分,那个解压的感觉——爽歪歪!
双双则是想帮着剁肉馅,看吴威叔叔用两把菜刀剁馅剁的虎虎生风,睡觉都合不住的大眼睛里充满了亮闪闪。
强子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