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姜湄早在修葺这房子时,她就对这些细微之事做好了盘算。

从前与梁弈去到倚仙楼时,便恰巧撞见过乘车而来的夫人小姐们的车驾停放不便之事。

选址时,姜湄便特地选了间门前宽阔,侧面还有条废弃小巷的房子。

前门左边,搭了矮棚,放了长凳,中间一条长桌上放的尽是瑞蓉与她平日里最爱做的一些零嘴小食,供等位的客人自行取食。

另外还放了些店里的冷食,切成小块,供客人与来往的行人试吃。

瑞蓉起初还抱怨过:“小姐,这么做买卖真的不会亏本吗?他们若是吃了蓉儿的甜糕却又不进店,岂不是给他们白吃了?”

姜湄笑着答:“蓉儿素来都是个看自家东西看得紧的,可这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

“就像那玉妆露一样,便是东西再好,馨香也飘不过街角。”

“让更多的人尝过蓉儿的手艺之后,他们会心生新奇,就连放在门口供人随便取食的零嘴都这般美味,那酒楼中的菜品该是何等佳肴美馔?”

瑞蓉若有所思:“唔……好像有道理。”

天下晓的布陈都是照姜湄要求、黎诺安监工所造,室内甚至打造了一条“溪流”,隔开了一楼大堂与雅座。

溪中养了几尾红白相间的锦鲤,这种在越国常见的锦鲤,梁国民间却难寻,这几尾还是姜湄去宫中见梁帝时,同他讨要的。

一座红木小桥横于溪面之上,倒是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酒楼之中,添了几分不俗的意趣。

酒楼内的装潢虽算不上多奢华,却处处蕴意着清雅,这种酒楼开在丰都城中确是头一份儿,也有不少百姓望而却步,怕一次没个几两十几两银出不来门。

天下晓的菜式有贵的,自然也有平价的,姜湄做生意的理念一向是开门皆是客,富贵人家吃得起,普通人家也要吃得起。

为了避免有人忧心进了店被宰,她还命人在门外挂了几道招牌小菜的名字与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