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阿初她是不是睡眠不好?她的气色不对。”
青禾点点头,详细地说了唐初的近况。夜晚失眠,食欲一般,忧心过重。
华医生心里已经知晓,还是给了青禾少量的安眠药。
青禾表示家里有调好的安神香,是唐宋配好的。算着日子就会送些到老宅,这安眠药多半用不上。
“如果夜间无事,你把这药碾碎,混到茶水里,让她喝下。当然,也别太多,几日一次就行。她能睡好自然好的,失眠严重的话,就混一整片。”
青禾点点头,记下了。
家里有医生还是方便的多,青禾看着华医生也安心不少。
小侄女在华医生的照看下,慢慢也好了些。大嫂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大嫂带着孩子来医院,她总要多抱一会儿。胆子也比之前大了些,不像之前,束手束脚的不知轻重。
除了偶尔去云城小春,她和青禾几乎整日都在书店和医院中往返。离得近,进进出出,来来回回地也方便。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天。
直到报纸上登出,日军在上海登陆,还在崇明岛建机场增加兵力,听说还有好多性能优良的战斗机。而中国空军损失较大,无法保持高度战力,上海的制空权落入日方手中。
就是这些简陋的起降装备,还在不断地给日军袭扰。分批次地攻击淞沪地区的日军,让他们损失惨重。
唐初猜的没错,就因为南京是国都,日本军队也开始了对南京的空袭。
如果说前期是空军和空军的对战,那后期就是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
报纸的报道每天都在疾呼,事实依然不改。
日军连日多次出动战斗机,手段极其残忍,就连江边难民搭起的草棚都不放过。
难民临时搭好的草棚,难民收容所,被日军投下的炸弹,炸到血肉四飞。炸弹燃烧之处,浓雾漫天,数里外犹能看见。单看报纸上的字里行间,就能想象到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何其悲惨,何其痛心。
南京城人口密集的地区都是攻击的重心,甚至就连事关民生的公共设备都没幸免。
国际在谴责日军的残暴恶略行径,依然无法阻止日军侵略的恶形。
当然,在国际上,中国也并非无人伸出援助之手。苏联政府表示可以派遣空军作战人员,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报纸上的报道看的触目惊心,无法想象南京和上海的惨状。
同窗、故友,可还安好?
她更担心的还是,中央大学的师生,能否顺利迁出南京,直奔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