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应顺应事理,顺身心。

云水城安 一个胖梨 1360 字 27天前

公告一出,各省也纷纷响应,甚至成立专门的机构,还拟定了呈献募款的办法。

沪上甚至发行了一些寿礼礼券,分几个等级,组成一句吉祥话就是“天地中正和平福禄寿喜”。

甚至文化界也举办义演活动,着名的明星都有参演。

海外华侨也捐款不少,甚至还有“南洋购机寿蒋会。”

各路人马都在努力筹措资金,为国防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议论纷纷,都想尽绵薄之力。唐初亦然,也捐了不少。

这次的活动明显很成功,甚至为了培养人才,先后成立多所空军学校。

甚至在蒋总统寿辰当天,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举行了献机大会,还在会场上空进行飞行表演。

这件事,被密集议论了好些日子,报纸上更是连着几日,不间断地报道前线的盛况。

这几日,南京城上空的时不时地掠过战机的残影。

除了这件事,大家更多讨论的是以后,还有对当下形势的分析。同学里有好些家庭从政,分析起形势来头头是道。当然,唐初也没少在这些争论中,得到小道消息。其实关于航空的信息,也不用小道消息,新闻整天都有报道。

同学们讨论时事,白霜很少开口,总是在静静聆听。白霜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她对这些虽然关心,但不热衷。唐初理解她,人总得要先活着,才能再说别的。

李舜尧自是头一份的,干什么都一马当先,在学校里也是风云人物。

学生会,戏剧社,甚至读书会都有他。他是高调的,也是自信的。

新闻上大事小情,都在铺天盖地的报道。

唐初不知形势会如何发展,她的直觉告诉她,距离战火纷飞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日子,就在翻看报纸时,一天天过去。直到唐初等来了南京的一场大雪。

回顾这一年,她觉得稀疏平常,恐怕有人觉得惊心动魄。

民国十七年,她二十一岁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这一年,陕甘支队和陕北红军组合,开始东征。东北抗日联军紧随其后成立。

这一年,沁园春*雪,豪情壮志,分外妖娆。

这一年,甘孜会师成功。

这一年,中共联蒋抗日,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一年,鲁迅先生,病逝。

这一年,真正让人心惊的还是年底在西安发生的那件事。

这一年,唐初的失眠越来越重。

白霜看着她,也看不穿她眼底的忧思和怅惘。

明明是富家千金,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累,长相不俗,身体康健。可是白霜,总能看见她活泼开朗掩盖下的那种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