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考场里的苏东坡

第二个麻烦勉强也算过去了,然后是第三个麻烦。

考试结束,三月二日苏轼等人呈上中举者名单,一共五百名,差不多是十中取一。章惇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苏轼好朋友孙立杰的儿子孙勰中了,黄庭坚以前的一名学生葛敏修中了,《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儿子周焘也中了。

但有一人,苏轼非常欣赏的晚辈,在黄州时便往来频繁,自觉文不在三名以下的李廌,落榜了。

这是个匪夷所思的悬案,不仅太学内的苏轼和黄庭坚遗憾错失人才,连宰相吕大防都觉得这事有点不可思议:苏轼当主考官,居然能没发现相当于自己学生的文章。

但是苏轼是找过的,而且还以为找到了,可拆开号码后才发现他以为的那份答卷其实是章持的,就是章惇的儿子。事后苏轼与黄庭坚都有写诗安慰李廌,但偏执的李廌已经听不进任何规劝了。

时年三十岁的李廌,出身非常贫寒,如果不是苏轼借钱给他安葬了去世的亲人,他在这一年甚至都未必能参加贡举。

可他还是失败了,不仅他很痛苦,苏轼也很失望。

第四个麻烦则是前面提到的孙勰,他排在了这一轮考试的第五名,但因为苏轼和他父亲孙立杰的私交甚笃,从而引起了很大的非议。

直到参加集英殿的御前殿试,孙勰又考了个第五名,这种议论才慢慢消停。

最后还有个让苏轼不爽的地方,礼部贡举此次一共选出五百名进士,但最后经过殿试,被赐进士出身的则是一千一百二十二人,多了一倍还不止。

多出来的这些人都是特奏名,与通过礼部考试和殿试的正奏名区分。

特奏名的意思就是这些人考了好多年进士,一直没考上,积累到一定次数、人也到了一定年龄,便可走个附加考试的流程,也被赐予进士出身。

这是大宋独有的政策,据传是吸取了唐末落第举子黄巢造反的教训,但凡给他个官,何至于“满城尽带黄金甲”?

另有一个“殿试不黜落”,就是只要过了礼部贡举,参加殿试的考生全部会授予进士,据说是因为仁宗朝时殿试落榜的张元投奔了西北的党项人李元昊,屡次大败宋军,以国相身份辅佐元昊建立西夏,这个政策的初衷可能是阻止人才外流吧。

但这也摆明了告诉天下人:只要不闹事,好好读书,就能当上官,所以这天下的官,可不就越来越多了,本来参加考试的人就多,录取的也多,殿试也形同虚设,多次考不上的最后还能赐个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