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承畴下定决心和孔有德那几人切割的决心之后不久,祖大寿也从更北边的雅克萨回到了瑷珲城。
祖大寿此番往北走是为了招降一众索伦诸部。
他的招降也很顺利,索伦诸部在清军撤走投入辽东边墙内之后就一直有些惶恐,他们担心没人罩着的话罗刹人会卷土重来,那对于索伦诸部来说将是一场泼天大祸。
这时候祖大寿的到来让索伦诸部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因此祖大寿也轻易地收服了索伦诸部,连清廷设立索伦营都统安可什也率领索伦营“归降大明”。
祖大寿率军返回瑷珲城之后不久,洪承畴把事情和他讲了,祖大寿没有多想,立刻就同意了洪承畴的计划:
干掉孔有德这几个家伙,洗白自己。
“反正不是第一次干他们了,”祖大寿冷冷地说道,“当年咱们关宁军能在山东干这群废物一次,就能干他们第二次。”
祖大寿当下和洪承畴立刻议定计划,准备等到孔有德几人回来的时候突然发难杀掉孔有德几人,然后再清理掉他们的亲信,最后兼并几人的部队。
说来也巧,洪承畴和祖大寿两人定下计划之后不久,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就从东边回来了:
他们出发去东边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永宁寺碑:
黑龙江一带的索伦诸部都说先辈们给他们讲过,曾经有个大皇帝派遣使者招抚索伦诸部的故事,先辈们对于所谓的大皇帝相当崇敬,而传说中大皇帝的使者留下了一个石碑,这就是传说中的永宁寺碑。
孔有德几人于是觉得如果能得到永宁寺碑,就能真正收服一众索伦诸部,那时候就能在黑龙江流域站住脚了。
历史上的永宁寺碑有两块,一块是亦失哈于永乐十一年(1413)建永宁寺时所修,第二块则是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见永宁寺已毁,便在第二年重建了永宁寺,并又立一块碑,铭刻《重建永宁寺记》碑文,以记其事。
后来明廷撤奴儿干都司,没有人维护的永宁寺渐渐破损,再加上清廷出于政治目的坚持认为明朝疆域“东尽于开原、铁岭”,并为此大量删毁关于奴儿干都司的史料,导致永宁寺碑湮没于历史之中。
等到永宁寺碑再度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外东北已经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