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恩点点头,说起了他的方案:
“洪泽断不可再续,高家堰亦不可再筑,黄淮同道乃黄淮水患之根本,解决黄淮水患,必须在洪泽以南疏导出一条新的淮河河道,引淮河入长江。”
一个工部官员问道,“这样的话似乎无法淮河不再泛滥?”
王一恩坦然说道,“确实,但是淮河洪泽以南湖泊众多,可以作为天然的缓冲,避免黄淮再出现大规模的水患,同时洪泽规模缩小之后也能涸出大片田地。”
李自成点点头,说道,“能说一下具体一些的操作吗?”
王一恩于是讲述了他的具体方案,大致意思就是以淮河南泛流为主线加以疏浚,将其引导至宝应高邮以西的湖泊中,再在邵伯湖南开挖入江通道,使淮河并行于运河,借江入海,从此不再与黄河接触。
王一恩甚至还考虑到了漕运安全,他提出可以将洪泽的护堤的位置改在湖东、漕西,修一道护漕堤,隔绝开淮河和运河,而运河的供水,也可以通过在长堤上选址修水坝而实现有节制供水。
在王一恩讲完之后,在场官员们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李自成也思考着王一恩提出的这个方案。
王一恩确实是个人才,他规划的这条新淮河水道历史上成真了:
不过不是清廷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而是洪泽湖彻底堵不住了,淮河自己冲出了一条新河道…
由于官员们认为李自成准备放弃漕运了所以王一恩这个方案在他们看来是可行的:
排除了与运河并行造成的漕运风险之后,王一恩的方案确实是最有效的治本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