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统一了意见,说话做事也更团结了,只是这盐目标大,扛一包都费劲,推车也不好上山。
想了一宿,李有根半点主意都没有,早上吃啥都如同嚼蜡。
“诶,那位读过书的人,你有什么主意没了。”
一直沉默的林奕泽,突然被人问起。
常小庆还一脸迷糊样,打了个哈哈,问他是没啥主意的,有主意,就是全收到空间了,所有人接力背他回山。
一想到那个画面,美得他笑出鹅叫声。
“小子,你做什么春梦了,笑成这怂样。”
又被人调侃了,常小庆怼怼,“你才做春梦呢,一晚上磨牙哼牛声。”
“有这功夫吵,都给想主意去。”
李有根一脸恼火的,都什么时候了,还聊些有的没的。
林奕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又画,写了又写,没人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常小庆对这里的古文也是半文盲。
“有根叔,有个主意,虽然还是辛苦,但目标小,能把盐运上大帽山。”
李有根一听有主意,像个等着被人头投喂的猴子,“你说、你说。”
林奕泽的主意就是分运法。
还是离不开人力运货,这没办法的。
一百八十六包,分成六等份,两人合力,用结实的树枝做一个简单的板车,量力而行,捆好几包盐,两人一拉一推运上山。
先送大约三十包到达一个中站点,然后一部分人再返回盐仓搬货,而熟悉山路的,先把一部分盐运回大帽山。
第一批先送达,可以好好休息,不必再下山,换大帽山里其他人下山来运货。
但得有人当引路人,带第二批的下山到中站点。
去盐仓搬货的人回来了,可以开始新人带旧人的组队模式,一部分人运货回去,一部分人继续回去搬货。
叫来的人多些,就能运得更快,来回十次内就能完成的小目标运送。
中途还是有困难的,后面走的人,要把足迹抚平,避免被发现。
“我的乖乖,还是读过书的人脑子好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