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爹在一旁却听得津津有味,琢磨一番,觉得大郎说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况且大郎已经跟官家赌上自个儿的脑袋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大郎,咱家今年就按你说的试一试!”
听到顾老爹的支持,顾芸心里很是感动,至少她说的话,家里人还是信她的。
顾家一共有五亩地,其中三亩是靠河边的旱田,散成了四块,有好有差。
还有一亩是良田,分成了两块,跟旱田一样都是用来种粮食的。
大青山前头的地界还有一亩山地,全部连成了一片儿,专门用来种土豆红薯这种不娇气的作物。
说干就干,顾老爹回去找来挑水桶,准备一担一担地挑,好把水填满。
顾芸却阻止了他,表示有更好的办法蓄水。
大青山上有许多野生竹子,只要利用得好,可以先做一个手摇的引水车,把河里的水直接引上来。
她先让顾老爹上山砍一些竹子回来,要粗壮些的,自己则是回去在书房中画起了图纸,把每一个步骤分门别类地画出来。
等顾老爹回来一看,一目了然,不由的惊叹道:“你小子不愧是我儿子,这都想得出来!”
顾芸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这也不是她想的,都是前人的经验……
顾老爹开始去锯竹子做水车,顾芸则把家里的稻种翻出来,找了个大盆掺水泡上,明天就可以捞起来找块大的湿布盖上,等待发芽。
做好这些后,顾芸开始帮着郑子衿弄起青梅来,主要做的就是将烧好的水,挨个端来把青梅烫一遍。
一旁来做工的妇人调笑道:“大郎现在知道疼媳妇了,知道郑氏忙不过来,还晓得来帮忙。”
顾芸愣了一下,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得打着哈哈笑了两声,慌忙把水倒下,逃离了现场。
待回到厨房,看见郑子衿忙里忙外走不开的样子,想着就这么几个人,要在青梅季节过去前把剩下一年的供酒量都做完,怕是有些吃力。
于是上前说道:“咱们今晚再跟娘商量一下,开个酿酒坊吧。”
郑子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也认同这个想法:“听你的。”
她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现在这种进度,哪怕把青梅量收齐了,也不一定能赶在青梅烂掉之前全部酿完。
以后万一有了其他酒品,怕更是忙不过来。
在村里建坊的成本并不高,主要就是付一些人工费,如今挣了些银子,让大郎去跟婆婆说,应该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