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嬷嬷见谢老太君愁眉不展,安慰道:“老太君还得放宽心,无论如何她是您的孙辈,明面上也不会对您做出太出格的事。只要我们小心行事,想来她也将我们奈何不得。”
柳嬷嬷说得隐晦,眸光泛起丝丝冷芒。
毕竟是跟了主子大半辈子的人,对谢老太君誓不甘休的性子可谓是了如指掌。
谢老太君闻言,顿时认可地点了点头,面上却仍是一片凝重之色。
她和萧太后年轻时就是闺中密友。前段时间她应萧太后之邀一起去了万寿寺拜佛祈福。
就在前几日萧太后拿着嘉宁郡主的书信找到她,向她说了谢芊葇折辱嘉宁郡主一事。她当时震诧不已。
若不是萧太后突然提起谢芊葇,她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一个三岁便被扔去溯州的孙女。
她断然不会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孙女影响到她和萧太后几十年的闺友之情。
当时她许诺回府后一定会磋磨谢芊葇,替嘉宁郡主出气,可是今日的情形简直出乎她的意料。
想到这里,谢老太君沉声吩咐柳嬷嬷。
“你去把纸墨拿来,老身要向太后汇报今日之事。”
不消片刻,柳嬷嬷携了笔墨信笺去而复返。
谢老太君当即洋洋洒洒地写好书信。
柳嬷嬷用火漆封好信件,瞧了一眼眉头紧皱的谢老太君,不禁又说了一通宽慰的话。
“老太君您且宽心。璎珞小姐还在万寿寺日夜为您祈福呢。她那般懂事孝顺,您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切莫为了区区不值当的人气坏了身子。老奴当差了大半辈子,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难缠的角色,不到双十年纪就有这样的心计和手段,实在叫人难以想象啊。太后娘娘看了您的书信知道了您的难处,定然不会将此事放在心里的。您且放宽了心。”
谢老太君闻言,皱起的眉头这才微微舒展开来。听到柳嬷嬷提起谢璎珞,脸上不禁流露出慈爱祥和的神色。
她神色复杂晦暗,不禁低叹道:“珞丫头也是个苦命的。三年前一夜之间老身失去了长子,她失去了父亲,她母亲因受不了打击也郁郁而终,如今她无父无母,也就我这个老太婆趁着身子骨硬朗还能照抚她一二。老身也习惯她在身边了,这次她没跟着回来,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