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爸、苏妈、堂姐、吕晓青、何姗姗、刘爱霞,还有集团公司的所有高管,开了好几辆豪车,浩浩荡荡地在门口一字排开,来接他。
看见苏向南走出来,堂姐立刻跑上前去,拥抱了他。苏妈妈的泪水也长流直下。其他人的眼眶也不免湿润了。
苏向南是8月15号中午被带进来的,在里面待了整整三个半月,105天。
受了整整105天的苦!替“万腾”集团背下了所有的锅!
上世纪80、90年代,深圳无数的加工厂,承接海外的订单,按客户要求加工、生产产品。比如手套、服装、玩具、自行车,等等等等。
但是很多原材料,特别是带有专利性的,我们自己国家却生产不出来。
因此,承接这些海外订单的同时,还需要进口一些特殊原材料。
材料进关,要交关税,做成成品后再出口,又会产生关税。这样就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导致订单流失到其他地区或国家。
因此,为了提高竞争力,国家推出一种免税政策,就是,如果你从A国进口的原材料,就是为了用于A国的指定订单,然后完成的成品,又一件不少地出口到A国,那边这批原材料进口时就免税。
但这一政策执行起来非常严格。
专材专用,专项申报。
比如,你准备生产一万件衣服,那么申报进口的原材料,就只能用于制作这1万件。如果没用完,必须上报,按规定处理(销毁或回收)。但不能转让,也不能私下买卖这些免税的原材料。
进口了多少,使用了多少,出口了多少,都要清清楚楚的。
而事实上,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残次品,因此很多工厂在申报原材料时,都会多申报一些,以免不够用。
小主,
”万腾”也是一样,因此,每年都会多出来一部分原材料。
以前都是按规矩申报处理。但随着业务扩大,“万腾”产能不够的情况下,就把某些订单,外包给一些小加工厂,以保证产量。
代工,基本是“包工包料”。
但这些小加工厂,没有进出口资质,他们需要花很高的价钱,到市面上买原材料。这就导致制作成本升高。
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小加工厂就跟“万腾”协商,希望“万腾”把多余的原材料,低价卖给他们,再用于完成“万腾”的订单。
”万腾“内部商量后,觉得这些原材料反正也是用于自己的订单,还可以”废物利用“,属于开源节流的好方法,就同意了。
这个做法从于建国时期就开始了,6、7年了。
事实上,深圳有进口资质的工厂,很多都这么做。
但”万腾”规模太大了。7、8家加工厂,每年免税进口材料数额庞大,哪怕按2%的剩余量计算,数目也是惊人的,何况6、7年下来,更不得了。
但是严格来说,这是违规的。真正追究起来,就是“违法”,属于走私国家管控的专项物资。
去年的高层会议上,已经有人提出来,卖剩余材料赚的钱,每年不到10万,但违规风险太高,建议停止这种做法。
今年开始,“万腾”已经开始逐步停止这样的操作了。但不巧的是,海关却开始了专项整顿行动。溯查过往5年的业务。
“万腾”的竞争对手伺机已久,这么个好机会降临,立刻偷偷向海关举报......。
于建国退出后,”万腾”集团做了各项调整。苏向南承担了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结果出事的,恰恰是这两家公司。
5月15号中午,苏向南和几个涉案公司的高管,在办公室突然被海关缉私部门带走。走私案件,海关缉私部门和公安,均有独立管辖权。
一同带走的,还有涉案公司的部分电脑、财务和生产资料。
手机倒没带走。因为那个时候的手机,就是一个移动的固定电话,没有任何多余的功能。没有证据价值。
苏向南被带走,你说吕晓青日子好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