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主要是以吴三桂为中心,这个小团体说坚固也坚固,说不坚固也不坚固。对于吴三桂,康熙是以消灭他为主,而对于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则是以“招抚”为主,进攻为辅】
【对于这些人来说,造反的意识没有吴三桂那么的强烈,因为就算是吴三桂登上皇位,他们的地位最高也就是王爷,跟他们现在的地位并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说他们没有吴三桂那么坚强的意志】
【所以康熙采取的是“分化瓦解”策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的对于他们三人的家属,康熙也是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去应对。首先是吴三桂,儿子都没了,即使是康熙的姑姑苦苦哀求,吴应熊和其儿子都被康熙处死】
【而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家属就是比较幸运的了,他们的家属留在京师被康熙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以此来向两人释放一种信号,那就是你们早日归降,我可以既往不咎】
要不说读书还是有好处的,看看康熙,真的是什么都懂,怪不得说康熙是真正的大学霸,在学习方面上,康熙在诸位皇帝之中算得上数一数二的。
【康熙的策略效果非常明显,在1676年,耿精忠、尚可喜等接受招安,战局瞬间扭转。估计吴三桂也没想到这个人能够临时反水,给他致命一击,让他在这场战斗中输掉】
这样的结局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人家跟着你,无非是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既然帮谁利益都是一样的,那就将为何起兵一事的问题解决掉,最后当然是站在正统一方更好。
而吴三桂则是被他们这一群人给坑惨了,吴三桂此时双眼通红,脸上的神情好像想要吃人。
他也是明白了,现在自己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康熙这个小皇帝真的是不能够去小看他。
面对着随时可能归顺朝廷的盟友,局势对于吴三桂来说是相当的不利,而且现在天幕将他失败的原因都说出来了,这无疑是会加重军中将领的心理负担,而且这对于军队来说,提前的失败,无疑是让他们丧失了信心。
他们都还有退路,只有他,吴三桂,是没有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