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后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帝惊喜万分并且大赦天下,诏书:“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直接将前面的三个儿子给忽略了,这也是“子以母贵”的最高规格了,可见顺治皇帝是有多么的宠爱董鄂妃】
秦锦一说到这里,直接是惊呆了众人,好家伙,果然也是大情种一个。
与此同时,康熙与其兄弟酸的不行,这皇阿玛是不能要了,虽说早就知道了,但说起来还是感觉酸的不行,就小四是你的儿子呗,我们都不是呗。
这要是小四还活着,皇阿玛眼中哪里还有我们,虽说可能有一点,但自小四出现后,一切都变成了笑话。
众人是被顺治帝这一手惊呆了,前面的儿子是都不打算承认了??
而诸位皇子则是在想幸好自己父皇不是这样的,但要是自己是被偏爱的那个就好了。
康熙朝:诸位皇子在心中嘀咕,幸好自家皇阿玛也只是有亿点点宠太子,还没有到皇祖父那种亿亿点宠孩子的地步。
【然而这个皇子生下来不过数月就夭折了,顺治帝下令追封其为亲王,丧葬规格超出范围,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以表达对皇四子的宠爱】
刘彻表示已经被震惊麻木了,其实想想这也不算什么,毕竟明朝还有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这在他面前都是小菜,毕竟顺治帝后宫不少人。
朱元璋表示:看你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知不知道我大明还有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呜呜~
【皇四子的离去使得原本就体弱多病的董鄂妃身体更加不好,在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病逝。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董鄂妃去世的当天,顺治帝悲痛至极,并且强行要求亲王、满汉四品以上的官员,公主、王妃等齐聚景运门内外哭泣,并且罢朝五天,以皇后的规格去办董鄂妃的丧礼】
【给董鄂妃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请一百零八位僧人为其诵经,欲刺死太监、宫女三十人去侍奉董鄂妃】
【要说关于顺治帝出家这件事亲,还要从顺治十四年开始,顺治帝开始接触僧人,并且成为佛教的信徒,不间断的召集佛教中人与其交谈,并且对其非常向往,在顺治十五年、顺治十六年,顺治帝都邀请佛门中人为其讲解佛法】
【所以说顺治帝想要出家这个念头是早就开始萌芽了】
现在这个顺治帝做什么他们都不惊讶了,因为他们发现顺治帝就是一个拥有“叛逆”思想的“熊孩子”,精通佛法其实也没什么,向往也没什么,但是要真的抛下皇位去当和尚,那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了。
【董鄂妃病逝之后,顺治帝痛苦万分,并且将情绪寄托在佛法上,所以他萌生了出家的念头,有统计记载,顺治帝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前后有三十多次到访高僧馆舍,谈经论道,与僧人彻夜交谈,完全沉迷在佛法之中】
【故而在董鄂妃去世之后,福临决定出家剃度,最后是真的被剃度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大清才将将稳定,下面的皇子还都很小,这个时候要出家的顺治帝简直无异于给众人丢下了一个巨大的炸弹,给众人炸的一愣一愣的,完全没想到皇帝居然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要去出家】
秦锦当然也不明白顺治帝是怎么想的,这就相当是她身价几十亿,然后因为爱人死了,四大皆空,要抛弃几十亿出家一样,而秦锦只会坚守几十亿当一条有钱的咸鱼不好吗?
秦锦心中默默留下眼泪,这也许就是她体会不到爱情的酸甜苦辣的原因吧,“信女愿用一生的姻缘换取一生的大富大贵”默默的在心中多念了几遍,感觉离暴富的路越来越近了。
【当然最后顺治帝还是没有出家成功,但还时不时的招来僧人谈心。由于顺治帝死亡的时间太突然,也离得太近了,前脚出家,后脚死了,再加上他对佛教得痴迷程度,有人猜测他是对外宣称死亡,实际上是出家了】
【但其实顺治帝真的不是出家去了,而是患上了天花这个不治之症,最终病逝,终年二十四岁】
其实在这一刻布木布泰希望她的儿子是真的出家了,不管怎么样出家了也代表她还能见到他,死了,就是真的见不到了。
但终究是一种奢望。
各朝人士听了顺治帝的事迹,心中真的是百感交集,真的没想到有人愿意不当皇帝要去当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