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前边当然也有一个和长陵一样的石碑,上面同样写着“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定陵”。
来到定陵,从重门进入,穿过祾恩门、祾恩殿,再来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这又叫做棂星门。
不过可惜的是基本上都已经被破坏掉了。
朱棣等人走过这里,虽说朱棣并不知道定陵的建筑布局,但也能看出来绝对不是一个光秃秃的石阶台子,上面什么都没有。
想也知道定陵都被挖了,这些地面建筑又如何能够保留下来?
“根据记载:祾恩门在清初曾遭八旗子弟损毁,乾隆皇帝曾将其重建,在民国时又遭焚毁,如今大殿已经不复存在”
越是往后看,万历皇帝越是想哭。
祾恩门没了,后面的祾恩殿也没了,就勉勉强强还能看出是他的祾恩殿,就只剩下遗址了。”
“定陵的附属建筑有衙署、祠祭署、宰牲亭、神宫监、神马房等,现除神宫监、神马房遗迹明显外,其他建筑遗迹均已不存。”
怎得一个惨字了得?
更别说各位老祖宗先去看的是朱棣的长陵,就算是朱棣的长陵是他们这一群陵墓的头头,但差别也不要太大好吗?
“当初讲万历皇帝的定陵规格方面不是挺大的”
“就这?就这?”
长陵和定陵就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庄严辉煌,一个破破烂烂。
这个时候,各位老祖宗都庆幸自己的陵墓不是第一个被挖掘的皇帝陵墓。
同时也庆幸定陵的破破烂烂,要是定陵不这么破破烂烂,说不定还要挑选下一个帝王陵墓进行挖掘。
对于皇帝来说是相当寒酸的,更别说定陵当初的建造的时候还是比对着永陵来建造的,其实实际规格要比永陵还大。
不过现在应该是不能和永陵相提并论了,好歹现在的定陵已经是一个来人间走过一遭的、从天上下凡的帝王陵墓了。
朱翊钧:“谢邀,定陵表示非常不想来人间走这么一趟,毕竟以前我是织女,现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