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秦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明君有,名将有,名臣也有了,且秦国的实力不断强大,屡次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这一次天下的谋士聚集在赵国,又是在讨论合纵盟约的事情,目的还是那个目的,想要让六国联合起来抗秦】
【李斯:六国也就只有这一个合纵了,老是用合纵的手法来对付秦国,也就苏秦那次起来效果,不过最后还是被张仪给破解了,之后连续几次的合纵都被破,这一次的合纵也是毫无例外的被破了】
【感觉六国合纵合了个寂寞,从结果来看,反正都是失败可不就是合了个寂寞】
“可不就是合了个寂寞吗?要我说合纵什么的完全都没必要,这些人就爱折腾,能享受一时是一时,反正在我这个时候我魏国还没亡”
丝毫不在意天幕上说的什么奇才都去了秦国,在他看来这都是天意,天意要让秦国统一六国,他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还要反了这天意不是?
丝毫不想要反思一下自己,反正魏国灭亡绝对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他在位时期灭的,那就无所谓了。
【范雎想了一个方法瓦解合纵,他的方式与张仪不同,天下谋士聚集赵国共商抗秦之事,不过为名为利,范雎派人拉着五千金在赵国大摆筵席,自愿来拿取,送完这五千金,又送五千金,那些谋士们争夺起来、内讧起来,合纵之事就完了】
【张仪:这完的有点快,情况不一样,付出点黄金是最省事的,不愧是我之后的又一任秦国名相】
【长平之战不仅仅是白起、赵括扬名之战,这其中范雎起着莫大的作用,秦国使用着“远交近攻”的策略,前260年,秦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率领赵军迎战,廉颇经验丰富且行军稳重,占据有利地形坚守不出,虽然秦军骁勇善战,但也拿廉颇没办法】
【秦始皇:说起这场战争得以扬名的确实是白起,坑杀四十万人】
【朱棣:还有赵括,称为“不会用兵”的代表】
【白起自此有了“杀神”的代名词,而赵括也有了自己的成语典故“纸上谈兵”,廉颇的话,现在印象最深的还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范雎的计策又是黄金,先是收买了赵王身边亲近的人,然后在散播流言,言:“秦军最怕就是赵括了,年轻有为精通兵法,若是赵将,难以战胜赵军,而廉颇现在都不敢出战,迟早会投降的”赵王有点相信,派人崔战,廉颇并不出战,赵王立马相信了,让赵括为上将军,取代廉颇】
廉颇懵了,“赵括?赵括是谁?他怎么没听说过?”
侍从看着廉颇迷茫的眼神提醒到“赵奢”
他终于从角落中扒拉出来了,同为将领他和赵奢还是经常聊天的,如果没想错的话这个赵括就是赵奢经常夸赞又叹息的儿子。
精通兵法但也就精通兵法。
不用想,赵军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