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刘备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没有诸葛亮,他不足以成就霸业,奠定诸葛亮智慧的当要属“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问诸葛亮天下大势,诸葛亮未出天下,却将天下局势分析透彻,三分天下之计,分析曹操和孙权局势,一人占天时,一人占地利,而刘备可以占据人和】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方可得天下”曹操、孙权皆屠过城,而刘备虽抢劫国百姓,但相较之下要好上太多,有详细得讲述了荆、益州疲弊,从这两州起事可争取天下,并且还详细得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被后世称之为《隆中对》】
【刘备更是感叹“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彻:@刘备,你丫的为什么能有这么厉害的人才】
【秦始皇:这诸葛亮当真如此厉害?】
【李世民:没错,他就是如此厉害,足不出户,便晓天下势】
秦:秦始皇看到李世民的弹幕之后,非常的眼馋,怎么此等人物没有出现在他大秦,他真的一点都不介意他的人才再多点。
汉:“秦姑娘不是说我是位面之子,天选之人,老天爷的亲儿子吗?怎么不给他亲儿子送一个这样的人才”
刘秀满脸的愤慨,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了,估计会给他一个白眼,你丫的要不是老天的亲儿子,那他们这些人算什么,女娲随随便便甩出来的泥点子?
【诸葛亮于208年提出的《隆中对》基本上就是蜀汉数十年的基本国策】
三国:曹操真的想要问,为什么不将《隆中对》具体讲的是什么说出来,就像前面祸害那谁一样,一个医者最后去研究火药了。
而刘备则是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情景,一个年轻人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天下局势,他就知道这个男子绝对是当世不可出之人才。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执着给触动,之后便出山帮助诸葛亮,在208年八月,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联合东吴抗曹,利用激将法和二分法动摇孙权,在分析两军的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曹操开战,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回师北还,赤壁之战后,刘备和诸葛亮开始为入主益州准备,在214年,刘备成功入住益州】
这还是真的是让三国之前的人大开眼界,本以为诸葛亮只是上下包揽政事,讲起天下局势也是分析的非常到位,但是这打仗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没想到诸葛亮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既通政务,又通军事,全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