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一般确定没有继承皇位可能性的皇子都会被赶到封地去,而福王已经二十六岁的年纪,却还是没有就藩,这不得不让大臣们怀疑万历皇帝有易储的嫌疑,皇帝、福王心中打的是什么注意,大家都心知肚明,好不容易立起来的太子,大臣们可不想轻易的就没有了】

【万历四十年,大臣们轮番上阵催促福王就藩,知道万历四十一年发生的企图行刺太子的事件,都怀疑是福王干的,毕竟现在京中就他一个皇子,还深受皇帝的宠爱,太子一死,最大的得利者就是福王,迫于舆论的压力,万历皇帝才不得不让福王就藩】

朱棣这就想起来那些年自己干的那些缺德的事情,对朱高煦说什么“世子多疾,汝当勉之”想来不是和朱翊钧一样了,还好自己的脑子没有和他一样,拖这么长时间,这朱翊钧拖这么长时间也难怪国本动荡。

【要说起来朱翊钧真的无愧于是大明的皇帝,每隔几个皇帝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恋爱脑,还记得当初讲的定陵,那被挖出来的三具尸体吗?】

其中一具是万历皇帝的,少不了他的王皇后,还有一具当然是朱常洛的生母王氏】

【其实在当时万历皇帝压根选的不是王贵妃,而是皇后和郑贵妃,当大渐(皇帝病危)时,犹顾视贵妃,谆谆以河南(福王)为念。—《明宫词》,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郑氏和皇三子才是万历皇帝的心头尖尖】

当秦锦提起定陵,提起那三具尸体,他们就想起来那定陵的惨状,心中想的是“大概是报应,天道好轮回”

懒的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所以定陵才倒霉的。

明:本来讲前面的朱翊钧是一点都不在意,他确实是不想上朝,一方面是自己身体原因,一方面是朝堂的那群老匹夫天天念叨着册封皇长子为太子,不胜其烦,他本就偏爱皇三子,结果这群好匹夫说什么都不同意,一张口就是祖训,再者秦锦也言早朝没用。

(秦锦:不,你这是偷换我的概念)

不过对于皇陵朱翊钧可是万分在乎的,他想着要不要给长陵搞一个小洞口,那群考古队最先选择的是长陵,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毕竟那群大臣们要是知道他打上长陵的主意,恐怕要以死为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