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万历皇帝不上朝的导火索就是立太子事件,三大征结束之后,同年,礼部的主事上奏,万历皇帝整日饮酒作乐,从这一年开始,为了争立皇太子,战争激烈,从而演变成了持久的“国本之争”。明朝的官僚队伍众多,前面也说过主要分为三大党,其中还有不少的党派,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什么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等等,名目多的都数不清。】
【因为立太子的事情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于是最后万历皇帝索性就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会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动画小人万历皇帝双手抱胸,头高傲的扬起来,那模样神气的不行。
头上顶着几个大字,反正我就不干了。
这嚣张的表情,抖起来的小短腿,简直想要教训他一下。
【“国本之争”主要就是皇长子和皇三子之间的争斗,皇长子的生母为宫女,在其他的朝代可能皇长子虽然是第一个出生的,但由于母族不显而没有竞争力,但在大明不存在,按照大明的规矩皇长子应该被立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更加喜爱郑贵妃,其生下皇三子,就由妃子晋升到皇贵妃,皇长子出生都没有这个待遇】
【万历皇帝更为喜爱皇三子,皇帝的喜好自然是让皇三子身边聚集了不少人,但是皇长子毕竟占着祖训的,所以也有不少支持者,大臣们觉得万历皇帝想要立皇三子,这简直就是不把祖训放在眼里,动摇大明的国本,就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国本之争”】
【李世民:不上朝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最终都导向了一样的结果,那就是“不上朝”】
【刘彻:其实这也确实是这样,自古以来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不遵守的也多了去,皇帝的喜好也是很重要的】
这让刘彻想起了他的那个太子大哥,因为母亲的一时之差,导致丢了太子之位,相对于这个祖训而言,肯定是皇帝的态度更为重要。
其实各朝的皇帝对于大明的一些制度什么的,挺不能理解的,别的不说,就说说这祖训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祖训的威力还是这么大啊,都能搞的皇帝不想上朝,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万历皇帝懒。
【大臣们之所以反对郑氏进封皇贵妃,是因为这个封号“位亚中宫,邻于正嫡”这下好究竟要立谁呢,咱的皇帝陛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概是不想要立皇长子为太子,不过皇三子也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毕竟他的母亲只是皇贵妃并不是皇后,想要跳过大明祖制还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