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彩蛋: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仅代表自己观点)

秦锦在讲完嘉靖皇帝的事迹之后,感觉还是偶尔要放松一下,她放松的方式就是刷视频,本来是放松的视频,却刷到了那个以前刷到的视频,那个以前不是很懂,现在却非常感同身受的视频,于是秦锦想要以这个视频为主题来讲一期的题外话。

【各位老祖宗好,今天我们不讲大明的皇帝了,来讲一期对于现代青年非常有感触的话题,那就是孔乙己脱不下去的长衫到底是什么,所谓的“小镇做题家”为什么脱不下身上的长衫,是真的脱不下来吗?】

【朱棣:孔乙己是谁?】

秦始皇思考着长衫的含义,这个长衫代指的是什么呢?

【孔乙己出自鲁迅先生所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这个故事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讲的是:孔乙己是鲁镇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读过几年书,却一辈子没考上秀才,有时靠给人家写信养活自己。鲁镇的人都看不起他,他也不屑与那些短衣邦人为伍。后来有一次偷书偷到了丁秀才家,被打了个半死。之后穷困潦倒,消失在鲁镇人们的视线里,或许是死了】

【由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各个行业基本趋于饱和,就和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虽然有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存在,但是上学还是一个开销很大的部分,就现在而言一个大学上下来起码二十一岁,在上上研究生,这么一算就是二十四五岁,加上人口多,行业饱和,四十五以上的不太好找工作,因此一个人的工作年龄大约为二十年】

唐:李世民还记得秦锦以前讲过她们后世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基本上小孩都能上学,而大学生应该这么一算应该是相当于举人。

举人在古代可是很值钱的,怎么听秦锦这话好像是什么大街上随便拉上一个就是呢。

不过想想后世那庞大的人数,哪怕是只有百分之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朱棣:听秦姑娘的话,感觉后世的大学生不像是举人一样的有价值】

【没错,在古代考中举人之后,朝廷会分配他们的工作,在00年的那个时候还是包分配的,而且不学习也是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的,因为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那个能力】

【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条件也逐渐变好,能够支持上学,再者就是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考中一个大学就会让孩子去上,好的工作都是看中学历的,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学历不过关根本进不去,第一关就会被刷下去】

秦始皇皱着眉头,感觉这样好像有点不好。

倒是唐、宋、明等朝代的人很适应,毕竟他们想要做官也必须要考试,这是相当于在政府工作,但是看后世那些人都没有在政府工作,为何也需要学历,不应该是按能力择优录取吗?

秦锦详细的解释了一些我国的学历和学校分级等等之类的。

【学历也相当是另一类的择优录取,国内有好几所顶尖大学,但是hi每年也就招收那么几千人,大部分人上的都是普通大学,说一个数据各位老祖宗可能会更明白,在2023年的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291万人,每年都在创造历史记录,今年大约滑档了四十多万人,过了分数线却没有报上学校,他们去争夺专科的名额,专科报名也更加激烈】

听到后世的高考报名人数,直播间的老祖宗们都惊呆了,想到会很多,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他们以为顶了天了也就四五百万人,没想到都是千万级别的了。

秦:秦始皇简直不敢相信居然会有这么多人,这都赶上他们大秦的人数了,等于说他们大秦一半的人都去上学了,国家确实是安排不过来。

【刘秀:这人数也太多了吧,后世的好的学校应该不是很多,这么些人啊都上学】

【李治:是啊,这么多人都上学】

他们感叹着后世这么多人都上学,为后世学子感到心酸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秦锦所说的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的免费教学,人力、财力等等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全部都由国家负担,可想而知后世国家已经发展都如何强大的地步。

【是啊,这么多的学子】

秦锦想到当初自己高考,还真的是一年比一年人多,现在是人更加多了,又想到自己大学时期花的钱,这个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可不就是说的是自己吗?当然现在所说的“孔乙己”都是指的硕士的,

什么985的,硕士啊,博士都很难就业成功,就更不要说她一个普通大学生了,那是难上加难。

【因为现在的工作不好找,有一小部分的人毕业之后迟迟找不到工作,只能闲赋在家,当时的新闻媒体都在以孔乙己比喻年轻人,对孔乙己他读过几年的书,却一直都没考上秀才,一直穿着长衫,在我们眼中穿着长衫的大概就等于读书人,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身份,整天醉生梦死】

【而借孔乙己告诫年轻人,找工作要放下所谓的书生架子,孔乙己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脱不下身上的长衫,年少时大约都读过鲁迅写的这篇《孔乙己》,当时还嘲笑孔乙己为什么就不能放下身上的长衫,好好的找一个工作好好生活,觉得他是如此的傻,等到自己经历大学之后的生活才发现,我们嘲笑他,却也逐渐成为他】

小主,

秦锦本身也是孔乙己中的一员,因此她说的非常的心酸,本身又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出身,不知道为什么都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