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皇后和杨廷和想要让朱厚熜以太子的身份进入,奈何人家不愿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朱厚熜虽然年龄小,但是什么都懂,人说朱厚照是让他来当皇帝的,不是让他来当太子的,必须从大明们入】
不得不说这朱厚熜虽然还小,但可不是一无所知,还挺懂帝王权术的,这种事情不会妥协,一旦妥协了,那么朝中的大臣都会以为他是一个好欺负的,人一旦察觉到这人的软弱,立马就会得寸进尺。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朱厚熜和朱厚照一脉相传的倔强,还真别说,真不愧是一个祖宗的,在任性这一方面都是一样一样的,按照古代的帝王继承的规则,明宪宗的第三子】
【明孝宗一脉是最正统的大宗,而兴献王一脉属于藩王,在皇家族谱上属于小宗,从小宗变成大宗,也许是朱厚熜不自信,觉得这捡来的皇位有点不稳妥,于是想出一个好办法让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
这种想法直播间的各位大佬也表示理解,毕竟朱厚照可是有着十几位堂兄弟,他既然能登上皇位,没理由那些人不能登上皇位,所以让自己的皇位变得更加稳固是必要的手段。
唐:李世民犹犹豫豫地说“朱厚熜不会是将那十几位堂兄弟全部杀了吧?”
又摇摇头,感觉还是不太可能,大明的制度不一样,藩王还是挺有权利的,一下子杀十几个人,不说藩王,也难以堵住众人之口,朱厚熜应该不会那么傻。
朱棣等人也好奇他到底做了什么把自己的皇位变得更加稳固的。
【朱厚熜想要自己登基的更加合法,于是为了这件事情,他干出来一件大事,使出一招乾坤大挪移,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追封为\"皇帝\"的想法,让自己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这个时候的朱厚熜才刚刚登基,和礼臣们商议关于兴献王的封号问题】
【关于以谁为皇考,以及朱厚熜生父的尊号的皇统问题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仪”他不顾朝臣的反对坚持将兴献王封为兴献帝,祖母、母妃都封了一遍,嘉靖元年(1522)明世宗称明孝宗为皇考】
朱厚照这下嘴角是彻底杨不起来了。
“好啊,好啊,还真不愧是我的好堂弟,这任性的程度明明比我更胜一筹”
朱厚照不找朱厚熜算账就不错了,就算他生不出来儿子,他也不会让朱厚熜即位,这丫的什么意思,就是不想承认我呗
朱佑樘听着这,所以把他的儿子的地位放在那里?
小胖墩都快要哭了。
“爹,你赶紧给我生个弟弟,我不要这个堂弟”
“儿啊,这不是我想生就能生的,不过我会努力的”
朱佑樘苦笑,感觉他大明皇帝的子嗣还真的是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汉:“其他的不说,就冲他刚上位就硬杠大臣,不对,应该是还没上位就硬杠大臣的态度,我承认他是一条汉子”
刘彻心想,如果是自己处于他当时的那个情景,他会拒绝吗?估计不会,但会将这件事记在心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再者那可是皇位,万一当时朱厚熜拒绝走东安门,张太后和杨廷和决定要换人怎么办,所以在这一点不知道他是真的把握住张太后和杨廷和的心,坚信不会换了自己,还是真觉得这个皇位无所谓?
刘彻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即使是朱厚熜真的掌握张太后和杨廷和的心理,但那可是皇位啊。
【朱厚熜这人挺狡猾的,开始就想着把自己的老爹老妈的名分定下来,但是被杨廷和威胁辞官,朱厚熜想着还不能离开他,然后他老爹变成兴献帝】
【老妈变成兴献后,这件事还没结束,三年之后朱厚熜又提起来,毕竟他老爹还没进太庙,也不算是正统,他现在就要给他老爹一个正统的地位】
【杨廷和不淡定了,不愿意,要辞官,结果朱厚熜答应了,杨廷和懵了,你都不挽留我一下吗?朱厚熜表示不挽留】
【刘:这小子我